|   首    页   |   散 文 集   |   书 作 集   |   诗 词 集   |   附    记   |   歌    曲   |   读者感言   |    
 
   
 
     
 
拐杖的故事

        我家中存放着一根藤木拐杖,每当看到它,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掉进记忆的漩涡,远在天上的父亲当年在战地里突然出现的一幕,顿即呈现在我眼前——
        那是我参加八路军的第二年——1945年8月的一天,我所在的东海独立大队从威海卫南门打进威海,日伪顽兵败如山倒,争相窜往隔海相望的刘公岛。我作为八路军东海独立大队二班代理班长,率班参加消灭逃窜到刘公岛的日寇侵略军的战斗。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逃窜到刘公岛的日寇侵略军仍作垂死挣扎,不肯投降,不间断地向威海发起炮击。我班在威海卫北大营东南方向的海岸线上,是第一梯队的火力班。正在这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的战壕里,我突然发现父亲站立在我的眼前。当时我都惊呆了,急问父亲:“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是战场,这是打仗啊!”父亲说:“我知道,我就是来看你们打仗,看你们赶跑小日本鬼子!”
        这时敌人炮火极其密集地向我阵地袭来,逃窜到刘公岛的敌人企图重新登陆,反扑重来。海上日本舰艇正在向岸边逼进,向我军喊话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我顾不上多说,带领战友英勇还击。
        这期间,父亲就同我们班一道战斗在壕沟阵地。战斗间隙,我叫他马上离开阵地,到我们班驻地去,他不肯。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终将敌舰击退,敌人又逃回了刘公岛。 战斗结束后,回到驻地,为了父亲的安全,我劝父亲马上回家。几经劝说,他勉强同意。在父亲临行前,我将缴获的日寇军官用的一个藤木拐杖送给了父亲。父亲一直拿着这根拐杖,爱不释手,无论到哪儿都带着它,几十年如一日,直到1990年在济南去世。 现在想来,父亲所执这根藤拐的意义,必是父亲的欣慰、骄傲和对我无尽的牵挂与关怀。在巨大父爱的驱使下,父亲置自己生死于度外,奔赴威海卫我军大反攻的前线,鼓励我勇敢战斗,赶日本鬼子出中国。
        父亲离世后,这根藤木拐杖留在了我家中,一直保存到现在,是我仅存的一件抗战胜利品,弥足珍贵。看到它,我便想起当年那一幕。
         父亲勇敢的身躯是我心中一堵永远锐亮的盾牌,驱使我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永往直前。
        2016年9月我88岁之际,我回威海家乡捐赠散文集,带上了这根拐杖,威海博物馆馆长听了关于它的故事,向我索要珍藏,我婉言拒绝了。因为儿子曾跟我说,把这根拐杖留给他,他要好好珍藏,并要继续传给下一代,让父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和风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016年10月1日于北京

 
     
 
 
Copyright(c) 20150707 @ www.guyuanyong.com & www.guyuany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