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散 文 集   |   书 作 集   |   诗 词 集   |   附    记   |   歌    曲   |   读者感言   |    
 
   
 
     
 
温彦国 唐永德 方承国 李光华 李盛燕 殷宝洪
陆海明 刘名扬 张振岩 王 敢 宋振经 田忠发
韩发才 顾桂萍 杨 璐 周均生 皮毓云
 
     
     
 
        看來《谷源涌散文集》是公認的好!可謂: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滿滿的正能量,真真的學問篇。值得大家點贊!
2016-6-13
温彦国先生短信转来他的学生、故交、亲朋、好友读后感言
何林忠(原海军副司令员,跟温彦国先生学书法)
        《谷源涌散文集》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思想上、情感上、内容上,都堪称一流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如此大作出自一位没上过中学、大学的抗战老兵之手,水平之高、专业之強、学术之精、文学艺术修养之深,令人敬佩!真不愧为您序言中的褒赞!您的序言写得太好了!文学功底无人能比。 谷先生能有您这样优秀的老师太荣幸了!怪不得他的散文那么好!《抗战老爸的热泪》那篇文章好!感人,有高度。总之都非常好!谢谢老师!
2016-6-18
温连荣(温彦国先生的亲叔父、退休中学语文老师)
         彥国,你寄来的《谷源涌散文集》我看完了,这老先生真行!一个打仗出身的红小鬼,还蛮有水平的,挺专业,不简单,够学者,文章写得不赖,是个文学艺术人才,他的精神境界很高,价值取向很高,修养内涵很高,是个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愧为山东孔孟之乡的人。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大年龄的学生,很优秀。特别是你给他写的序很好,有高度,有情感,有水平,尤其是古文水平很高,份量很重,给整本书增色不少,谁看了都会称赞的。现在的人写文章不下这功夫了,再说会写骈文和韵文的人也很少了,看得出你文学知识的积累,这些年进步不小。你题 的书名好!字就得这么写,端庄、大气、伟重、典雅、华贵,很适合他的文章,正派、正气、正能量。
三叔于榆次
2016-9-3
任开明(原中办老干局政策研究室主任)
         温老师:您好!
        读过您给我的《谷源涌散文集》感受有三:
        一,您与谷先生关系不一般,您对他的了解太深了。因此,您写出了那么高水平的序言,您真是闳中肆外,博古通今。这样的骈文现代很少有人能写得,没有相当深厚文学功底的人是不成的,您真是个学者。
        二,谷先生太让人佩服了,一个沒上过大学的抗战老兵,应该说是个习武弄枪的,可是他却成了军官中难得的教员,军中少有的作家,军队和社会认同的书法名家,而且能让国家和军队的核心出版社为他出版三本专著,其他两本我没看,就这本散文集来看,水平相当高,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专业的专业,他文笔很好,可见他这辈子在文学方面下功夫之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军队真有人才,真是不信今日无古贤。
        三,从谷先生子女的文章看,谷先生富有修养,德高望重,是个有情感,有爱心的典型中国传统的成功人士。他能有您这样的老师可以说是天配的情缘。以后我得要好好向您和谷先生学习,我出书时您得给我写序!
2016-8-18
温老师好(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看了任开明先生给您的短信让我格外高兴、格外激动!他信 中对您的敬仰点赞、精准鉴赏和评价您的骈文序言令人佩服!勿容置疑是难得的一篇优美骈文大作。他对我们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评价恰到精准深刻高端的程度,实实在在地让我敬佩不已!他对我的过誉点赞我还真不好意思,深有愧感!我深深感谢这位学者的高水平的欣赏和由此给我的鼓励和鞭策!我一定不忘初心,継续前进!
        如果老师认为有必要我可把原著两部书赠送任开明先生。
        再是敬告老师:捐赠海军司政后装四大部门的老干处(办) 25本书,干休所已送达,並給我了证书。
        最后谢谢老师为弘扬我的散文集送达著名学者的辛劳之举!感激之情铭记在心!
源涌拜谢!
王慧钦(中组部原局长)
温老师好!
        谢谢您送了我一本好书!《谷源涌散文集》我用了11天读完了,受益颇多。书精美,文章好,特别是温老师您写的序,太棒了,无人能比,关键是没人能写出您这样的文章,半文言尽是典故和成语,您的学养和古文功底真厚实,不愧为老师! 书作者不简单,是个有心计的人,沒有学历,却当教授、当作家、当诗人,当书法家。他的精力真充沛。关键是他的文学水平很高,不看简历真以为他是个专业的文学作家,还是一流的。他的经历和故事都非常感人,非常正能量,国防大学应该让他去好好给现在那些军官们上上课。我都很受教育和启发!我是个专业搞文的都比不了他。书的质量和编辑都很讲究,排版和装祯都很专业,是给社会和历史增添了一部巨著。我为您有这样优秀的学生而骄傲和自豪!
2016-8-19
李文斌(武汉海工大教授):
温老师:
         早上好!发去《谷源涌散文集》读后感:
         谷源涌,诗词、书法、散文,三部曲;
         温彦国,学者、文人、大家,专而贤。
         谷源涌,抗日兵、解放军、文学艺术,兩不误;
         温彦国,教书法、讲文学、崇文弘徳,双丰收。
         谷源涌,德高、品重、仁义,修行远;
         温彦国,谦逊、低调、诚信,受人尊。
         谷源涌,勤奋、刻苦、专研,事迹铸史册;
         温彦国,传道、授业、解惑,积德成美名。
2016-8-20
王志波(海军潜艇学院教授)
温老師好!
        您的學生谷源湧先生真不簡單!我暑假以來幾乎每天都在看他的散文集,一位離休多年的耄耋老兵,又沒上過大學,竟然是一位詩人、書法家,還寫出如此美的散文,看來學問大小不在文憑,我敬佩他的勤奮和精神。看得出來,他受您的影響之深、之大,不愧為一位優秀學生,他的經歷、修養、情懷和追求文學藝術刻苦,真真地了不起!讓我們這些專業人士感到汗顏!
         您的序為整本書提高了品質,增加了份量。概括得非常好!把您們的情感和他本人的情況,表述得極其准確到位,您的文學功底之深,筆墨水平之高,這樣寫文章的人不多了,難怪歐陽中石先生喜歡您,名副其實他的高徒。我10月去北京,方便的話,帶我去拜訪谷源湧先生,沾點吉氣文情!暑安!
2016-8-22
刘昱明(温彦国首师大研究生同学,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授)
温老师好!
         先给您拜教师节!祝您健康快乐!
         您给我的《谷源涌散文集》早看完了,一直忙,沒顾上给您汇报。
         书真不错,能看得出您的智慧。一是您的书名写得好,美、漂亮、端庄、大气,有富丽堂皇之感!二是您的序言写得更好,文辞、典故、情感、水平高无可比,古文现代式的写法,足见老师的文学功底,现在几乎没人能写了。看了您的序,就明白了谷先生的道德文章和军旅人生。这个序为该书添了彩增了光。
         谷先生的一生了得,老八路,红小鬼,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歌可颂!中国今天的昌盛,是他们的功绩,可敬可佩!
         谷先生的文采不凡,能诗,能文,还能书,了不起。国家最高出版社能为他出专辑,可见水平之高。散文故事很感人,谈不上惊天动地,但入情入理,真实不虚,远远超出了一般离退休老人的回忆书籍,堪为专业,专家,专著。
         谷先生的德性很好,字里行间能看出来。人生的追求很正,很纯,很高,很美。价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礼教的标准,更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典范。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境界是当下最最缺乏的!祝温老师中秋节快乐!
2016-9-11
马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后在国务院文化部就职)
温老师:您好!
         您送我的《谷源涌散文集》到今天我看了一过,让我惊羡!佩服!作者文学功底不错,文章很有水平,是专业性的,文学性的,是真正的散文。
         作者经历不凡,这样的人现在少有了,读他的书动情,受鼓舞。他的古诗写得好,很严谨,格调不差,是真功夫。作者还是位著名书法家,专工欧体楷书,折服!真是位全才!为军队有这等专家而骄傲!为中国有这样的文人学者而自豪!
         特别想说的是,温老师您为本书作的序《苦心孤诣耆宿大贤》一文太棒了!一般学者写不出这样的骈文。您对作者的了解太深了,高度、简明地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追求跃然纸上,尤其是您用古文体语言把整本书的核心提上了高度,当下能写这样文章的人几乎没有!温老师您咋有那么多学问,那得读多少书啊!真让我景仰!。
2016-6-15
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温老师早安!我囘答各位朋友的信如下:
         《谷源涌散文集》 面世一个月来,收到众位亲朋好友的贺信,令我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然而我自知自明,朋友们的赞誉是在鼓励鞭策我继续前进,不要陶醉在已过去的人生!其实自身了了,一知半解,平凡人生,不足挂齿,充其量不过是对文化艺术的爱好而已。这个名家那个大师的头衔怎么也不能安在我的头上,只望朋友们与我同享书中的那些故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永存我心,这种无穷的精神力量令我终生受益!心存敬畏,永怀信仰! 愿与朋友们共勉。谢谢各位朋友们!
2016-7-6
袁清为(原新华社总政分社副社长)
彦国先生:你好!
         你给我的《谷源涌散文集》,我仔细看过了,真不错。一是出版名气大,文学最高印社。二是你的序写得好,文学功底过硬。三是谷老的文章富有情感,虽说都是追忆往事,但还真有文学作者的水平,他子女们的文章写得都挺好,看来他们家还是个学问之家。谷老这个人不简单,那么小参军打过仗、教过学、做过官、还成了诗人、文学家和书法家,从书中看得出来,后者肯定与你彦国做他的老师有关系。谷老为人很好,心态不错,书里有那么多人给他写赞美文章,所以他能健康长寿。我知道你在大学讲课,还真不知道你还有这么大年龄的学生,不过谷老很优秀,很给你增脸。我看他书中有几首旧体诗写得很好,在律在韵很工整,不知道他写的字怎么样?有你这高水平的老师,一定不会赖。过了国庆我去找你,我喜欢魏征一段话,你给我写出来,家里人都喜欢你的字。注意身体健康。
老袁于昆明
2016-9-21
唐永德(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公安大学古典文学教授)
谷老:
         您的文章很了不起,现在一些专业人士写不出你这个水平的文章,因为他们没有你人生的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您的孩子包括儿子谷涛、外孙女赵彬彬,还有殷宝洪先生等几篇文章写得很好,把谷源涌是个什么样的人活脱地写了出来,真实感人!
2016-9-15
方承国(中央音乐学院古典文学教授)
         谷源涌先生名山之作,惠我捧读未竟,心已神驰,得小诗数首,聊表谢忱。
         一
         风云一支笔,将军百卷文。
         锦绣万花谷,河山又日新。
         二
         鸿文小处写,椽笔自纵横。
         滥觞源涌涌,不尽中华情。
         三
         美文百回读,吟哦长精神。
         谷翁诗书画,寿世亦寿人。
         四
         谷家子与媳,与我往还频。
         不弃衰与朽,葆之如双亲,
         庭训美且善,家风令人钦。
         虽未比屋居,爱心胜结邻。
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尊敬的国学大师方教授承国先生您好!
        您的大作四首诗我已兴致勃勃地拜读了,赞誉有加愧不敢当! 特別是在您这样一位国学大师面前我班门弄斧了。写散文是想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梳理一下,回味一下,总结一下,记录下来,给后代及亲朋友好留下一点印记,从中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仅此而已。您的鼓励令我万般欣喜,给我以极大感动!另,您的赞誉实不敢当,我只是军中一个八路老兵、一个一生爱书的人。
谷源涌向方教授学习!向方教授致以军礼!
2016-6-23
李光华、李盛燕夫妇(李光华系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授,李盛燕系书法家,作者谷源涌书友)
谷老:
         这八年,您连续出了三本书,不论是抒发情怀的诗词、极具感染力的书法、还是篇篇动人的散文,都是出自您勤劳之手的完美之作。如果不是您的刻苦与永不放弃的精神,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收获。真是由衷地为您感到骄傲。与您接触的这些年,看到了您的勤奋、刻苦、勇于进取,开朗、真诚、乐于助人的这些高尚品格,为有您这样的老师、老友、书友而感到欣慰。
         祝贺您的散文集发表。
光华、盛燕敬上
2016-8-4
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尊敬的国学大师方教授承国先生您好!
         尊敬的光华老师和尊敬的盛燕老师您们好!
         我的散文集面世,收到您们最诚实也最衷心的贺词,令我精神世界为之一振! 然而我自知自明,两位老师的赞誉是在鼓励和鞭策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要陶醉在已过去的人生!其实自身了了,一知半解,平凡人生,实在是不足挂齿,充其量不过是对文化艺术的爱好而已。只望两位老师挑挑毛病,我是抛砖引玉啊。这是我的真心话。谢谢两位老师!让我们的友谊永存!
耄耋之人源涌顿首拜谢!
殷宝洪(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少将政委)
谷政委:
        您的散文集装祯精美、大方厚重,如同内容一样,沉淀淀的感觉。诗词、书法、散文,三步曲,是您自身的超越,可敬可贺!文中内容一部分熟悉,容慢慢拜读!欣赏学习!
2016-6-9
陆海明(原南京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授)
         谷主任,您好,书拿到后真是爱不释手,但尚未读完。我和妻子胜平的第一印象是您确实了不起,您是让人敬重的长者, 成功的学者,更是顽强的奋斗者。我们引以为骄傲,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楷模!从书中我们读懂了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感受了您的为人处事,看到了您一步一步走向目标的坚定不移的脚印!和您相比,真真的自愧不如!
2016-6-14
刘名扬(南京指挥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授)
尊敬的老首长:
         您好!读完大作,激动不已,感慨万分。激动的是,您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的楷模,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份精神财富,我们倍加珍惜。我们为有您这样一位老首长而感到自豪。感慨的是,您虽是小学毕业,但最终成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大师,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您就是当代的保尔·柯察金。您是以生命来创作,用生活来实践。您的忠心、孝心、爱心……,您的信心、决心、恒心……,您的人生体验的哲理、四海游览的感悟、练习书法的体会……,都充分体现了您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我们看到了这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我们将终身受益。谢谢您!
老部下 刘名扬
2016-7-5
张振岩(南京指挥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授)
         谷主任您好!大作已收到,正在拜读。当看到您这部宏篇巨著后,第一感觉就是亲切,好像当年一样,当面聆听您的教诲!其次就是震憾!这样一部宏伟著作,出自您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之手,这是何等的了不起!我不由自主地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我为您这种崇高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您永远是我们的导师和尊敬的老首长!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受到了您那高超的文学艺术的熏陶!
        现在南京已热得让人难受,所以,今天我乘飞机来到了烟台,这里与南京真是两个天地!望老首长抽空来老家好好休养一段时间,这一年来把你累坏了,万望老首长多多保重!健康快乐!
振岩于烟台
2016-6-22
王 敢(大连陆军学院马列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全军院校名师、原南京指挥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教员)
         读《谷源诵散文集》有感
        看罢长达464页的散文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从这些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位抗战老兵的精神力量,让我受益非浅。
        我敬重老兵孝敬父母的大爱;我尊崇老兵对战友的真挚友情;我佩服老兵对古今知识的深厚积淀;我羨慕老兵中外旅游的丰富历程。我仿佛饕餮一桌丰盛的文化大餐,反复咀嚼,美味无穷! 顿觉自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坚定了梦想,充满了正能量!
         我为能有您这样一位老首长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谢谷老使我的一首祝寿诗能同您的散文大作一齐传世。愿您在中国文化园地凭借一诗一书一文三部巨著千古流芳!
         读谷老《欧洲纪游》有感:
         谷老欧洲游九国,
         又见文山《正气歌》。
         文彩华美养眼帘,
         史论交融沁心窝。
         坚信马列永革命,
         矢志信仰爱祖国。
         三读欧洲紀行篇,
         与君同游乐呵呵!
王敢拜上
2016-12-27
宋振经(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宝书收到后爱不释手,一口气通读一遍:篇篇都是佳作,章章都是奇文,读来使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这几天您的身影和慈祥笑容每时每刻都在我的眼前。一天中我和老伴多次提到您。老伴说:谷老首长这种心态活一百二十岁没问题。愿她是金口玉言!我是一个无名小卒,既没有显赫地位又没有文学功底,与书中的他人不能比拟,难上大雅之堂。
当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军垦人 宋振经
于湖北老河口巿
2016-9-28
我最敬仰的人
——读《谷源涌散文集》有感
老首长:
         2016年9月22日,我收到《谷源涌散文集》,那是您赠我《谷源涌诗集》和《谷源涌书作集》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纵观您走过的路,是党和人民给了你像沙枣树一样顽强的生命力。一棵幼苗,在贫瘠的土地上能茁壮成长,靠什么?靠的是自己顽强的拼搏精神。您博览群书,爱书如命(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新疆兵团农九师,我曾经给你300多本书包书皮),您自学成才,收获颇丰,最终一举成为书法家、诗人和作家,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您在八十八高龄能写出这样的书,说明您头脑清醒,记忆惊人,思维敏捷,文笔超群。您妙笔生辉,把自己平生一个个真实有趣的故事展示在人们面前,充满了生活、战斗的气息,充满人间友谊和真爱,充满乐观豁达和勇攀高峰的情怀。文章反映的时间地点之准确,人物形象之鲜活,构思之严谨、巧妙,层次之分明,词汇之丰富,都是出类拔萃的,体现了您文学底蕴之深,实在令人佩服!
         《故乡行》一文,读来让我倍感亲切,因为她能引起我的共鸣。我老家文登,现在是威海的一个区。您老家就是我的老家。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都是从那里走进军营的。所不同的是您是首长,我是兵。有您这样的首长,我愿意永远做您的兵!
         家乡在改革开放后日新月异,这次,随你笔下流淌的线条仿佛也回到了故乡,看到了故乡的天地和山水,看到了老家人民的幸福生活,看到了家乡更加辉煌的明天!正如您说的,家乡的记忆是永恒的,那份血浓于水的深情永远萦绕在我的心间……
         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对她已超过了对家乡的思念。我在那里战斗了十一年,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渡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我心中的新疆无比美丽:蓝天白云,牛羊成群,麦浪滚滚,油菜花飘香,宽敞的柏油路,高大的参天杨。那里是一个世外桃源。我觉得,那里的天最高,太阳和月亮最亮,甚至连冰雪都是暖融融的…… 我一九七五年调到湖北,再也没有去过新疆,对那里非常想念。感谢你的大作又把我带到了新疆:梦幻般地游了天池;喝到了坎儿井的水;尝到了吐鲁番的葡萄……。但真要实现这个梦想,恐怕很难了,这不能不说非常遗憾!
         在新疆兵团,我是政治部组织科的干事,而你是师首长,虽经常见面,但交往甚少,距离较近的有两次:一是给你包书皮;二是随你乘莫斯科人(轿车名)去自治区开会。我那时对您们领导是敬而远之,不敢高攀,可以说还没有现在与您走的近,了解的多,这对于我们威海老乡,又相处四年之久,不能不说又是一大憾事!
         看了老风口的遇险和与兵团错误作斗争两个故事,还真有点后怕,为您捏了一把冷汗。您为了党的事业把生命置之度外,为了真理一身正气。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动乱年代,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没有革命者的雄才大略,是绝不能做到的。你的胜利,是你那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必然结果。
         您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欧洲九国之行时,不仅是游览,更多的是思考。当您把秀美山川、诗情画意般地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总能从不同的侧面歌颂祖国的强大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用一个个美妙的历史故事让人沉浸在无限遐想之中。
         有这样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般人是看热闹,而您是看门道。您那观察事物之细致及惊人的洞察力实在让人折服。在你眼中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诗,都是歌。
         你欧洲九国之行随时马不停蹄,但绝不是走马观花,凡事你总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脑子里容不得模糊概念。你看了埃菲尔铁塔,参观了巴黎圣母院,游览了威尼斯水城,但你更找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源地,找到了《共产党宣言》诞生地——比利时天鹅咖啡馆……。这就是您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马列教员的思想境界!
         您不但是诗人、书法家、作家,你更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理论教员!正如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所赞扬的那样: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您身上每一个光环都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写到这里,我想起一首歌里的歌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她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这首歌不正是为你这样的人而创作的吗!
         敬爱的老首长:您在知识的海洋里已经遨游得很远很远了,该歇一歇了。好人一生平安,衷心祝您健康长寿,还是我老伴儿那句金口玉言:您能活到一百二十岁,那也是我的心愿!
2016-9-28
《笑对人生 浩气长存》
——怀念战友吴韵生同志读后感
老首长:
         吴老,我知道,他也是我的首长。我在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他是政治部副主任,是我的直接领导。
         分别后,经马海利牵线,我在湖北曾与在浙江的吴老通过几次电话。他对我给他打电话很是感动,但他对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对此,我并不介意。早年间,马海利转邮一本吴老的书《慢慢十五年》,讲述了他与癌魔斗争的英雄壮举,催人泪下。我对他无比敬仰,我印象中的吴老也是个书生,也是个秀才。他总是笑容可掬,文质彬彬。那怎会是什么“反革命”?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动乱年代,往往一句话说不对路或一件事做不妥帖,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吴老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吴老临终前的遗嘱:“把我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医疗研究部门,让我最后为祖国、为人类医学做点贡献,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他光明磊落一生的最全面、最完美、最崇高的总结。吴老就是这样的人,他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缅怀文章《笑对人生浩气长存》,做出了对吴老最精辟、最准确的评价。文章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爱、信、帮三个字。您与吴老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互关心,爱字当先。信,是您对吴老人品和才能的肯定,您相信他不是反革命,相信他的才华,正是这样,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党委两次把棘手的事情交给吴老,而他都圆满完成任务,真是慧眼识珠。帮,乃是您在政治上帮吴老平反昭雪,在那个动乱年,敢出来为所谓的“反革命”鸣冤叫屈,那是冒大风险的,而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朋友、为了真理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性格和品德!
         吴老从团副政委,到组织科长到政治部副主任到丽水军分区副政委,哪一步都有您的指点作用,难怪他在平反后高兴得第一时间到泰山脚下向您报喜,他这是感谢您这个政治上的战友,他为有您这样一位知己而骄傲!有您和您一样的战友同志做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吴老最终走到八十八岁高龄,实际上您的怀念文章,道出了像您一样的众多友人的共同心声!
2016-10-3
《千里边疆传唱的歌》读后感
老首长:
         三十五年后,“一六一团”邀您写纪念孙龙珍的文章,可见您在当时对此事是何等关心,由此,您给“农九师”留下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孙龙珍生平多么平凡,但她是在反击苏联侵略军第一线牺牲的,他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您作为她的师领导,抓住这个典型去大力宣传,无疑是抓到了点子上。您站在政治高度,充分发挥您的聪明才智和艺术造诣,把大型歌剧——《孙龙珍战歌》搬上舞台,主题歌唱响垦区,从而把这段历史永远记录在农九师的光荣榜上,永远地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您功不可没!
         孙龙珍精神就是“农九师”乃至兵团精神的象征。可以设想,如果当年没有您的付出,“孙龙珍”这个名字能叫得那么响亮吗?
         这个短信,我没有去歌颂孙龙珍,而赞美能把孙龙珍这张王牌打响的幕后英雄,那就是您!
2016-10-3
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振经同志:
         谢谢你阅读《谷源涌散文集》后发来的全部读后精道的评论短信。第一、你手不释卷地一鼓作气通读了全书令我感动,使我觉得你做事为人的认真。第二、你悉心探究每篇文章的内涵,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赞,令我欣喜,让我感到是你战友友谊的深切表露。什么是友谊?法国伏尔泰说:“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至理名言。你的短信点赞使我感觉到了我们是志同道合的战友,信仰相向、核心价值观一致,我们的友谊是灵魂的结合的友谊。第三、你的短信评论充分体现了你的文学艺术欣赏鉴赏水平非同一般。文字、词藻、文章结构等非常好,就同你当年给我抄録6万余字的钢笔书法一样美丽可人。我要向你学习!我要向你致敬!谢谢你的热忱支持,辛苦你了,你的老年朋友谷老铭记在心!
2016-10-3
田忠发(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党委秘书)
         政委,刚刚收到《谷源涌散文集》,名副其实的大作!封面设计相当素雅,清莲代表了你的人品,很有寓意。特别是两张照片特别神釆和可亲。
        您的散文集我倒不是一口气读完,一下子饱歺。由于相当一部分早已欣赏,与诗集书作集一样,现在是时不时择篇再读回味,既是对文字的欣赏,更有对人生感悟和品格魅力的品味,以及对我们长期友谊的珍惜。第二辑《览胜抒怀》的草原记忆甚覚新鲜,对各种景物观察得如此深入细微,古今中外的典故穿插得如此贴切而富有寓意,抒发的情感又如此炽热奔放,一个耄耋老人竟如此精力旺盛积极向上,十分惊人,与我交往的人中独一无二。昨天晚上成都市的牟顺才给我打电话,说看了你的书赞叹不已,我们都庆幸这是新疆十多年的最大收益!
2016-9-16
马海利(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党委秘书)
马海利拜读老首长谷源涌散文集有感并敬贺米寿:
少小杀倭终身兵,老来翰墨意纵横;
思兄念弟皆战友,祭父祀母最情浓。
执事敬道忠诚在,喜见儿孙与君同;
沧海桑田何所忆,崇文弘德不老松。
马海利病中小作
2016-9-16
韩发才(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编辑)
《谷源涌散文集》简析
         《谷源涌散文集》体现了谷源涌同志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一名军人的坚韧和顽强,展示了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了中华文化和兵团文化的博大精深。
         《谷源涌散文集》用朴实的语言、厚实的写作功底、多视角的细节描述,展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彰显了作者本人多元化文化素养,是一部难得的富有文采的作品,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和优秀人物的赞美。
         《谷源涌散文集》的《巴依木扎随笔》《千里边疆传唱的歌》等反映兵团和农九师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示了兵团文化和小白杨戍边文化,这些作品在当地的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顾桂萍(作者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屯垦戍边时的 患难战友) :
         谷政委您好!从收到您书的那天起,我就在认真地拜读。书写得太好了,您书中的《故乡行》写到了北大营、刘公岛、成山头以及您的故居……,随着您的叙述,我对您“戎马一生战斗历程中走向成熟的起点”的地方,增添了更多的敬仰和向往,真想和您一起回到您童年、青年时代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看看,聆听您讲那过去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动人故事。在看到《执事敬 与人忠一一先父百年祭》这篇时,我尤为感动。想起您的父亲当年来新疆兵团农九师看望您时的情景。老人家常在农九师大院里散步,那高大挺直的身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了您对父亲的描述和那些感人的故事,我深受教育,老人家对党的坚定信念,一生勤劳、正直、忠实、厚道、不惧艰难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您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质,影响了后辈人正直、勤劳的品质和正确、坚定的信念。个个子女都成才,都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成就,我更加敬佩他老人家。在读到《笑对人生 浩气长存一一怀念战友吴韵生同志》时,说实在的,我是含泪读完的。
顾桂萍于广东东莞市
2016-6-20
杨 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
永远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读《欧洲纪游》有感
         翻开装帧精美的《谷源涌散文集》,我深深地被《欧洲纪游》所吸引,跟随着作者浏览名胜景观,感受欧洲的艺术气息。
         我没有到过欧洲,但透过作者的传神之笔和贴切的叙述描写,我仿佛看到了卢浮宫的古典魅力,看到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登上埃菲尔铁塔,伟岸若大丈夫的“云中牧女”,从被拒绝到走进法国人的心中,成为巴黎的象征。读来盎然有趣,掩卷反思深刻。
         进入凯旋门,我们似乎感到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的身姿!听到了马赛曲响起时150万法国官兵英灵的激动!而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是石头的交响曲,弃绝尘寰而向往天国的气势令人充满敬畏!
         最最感人的是天鹅咖啡馆,那里回荡着《共产党宣言》的号角,闪烁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星辰点点!散发着马恩纯真友谊的氛围……。在这里,作者深深沉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印证着“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真理。生动透彻的语言,表明作者本人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散文和游记是很难写好的,作者以其犀利而娴熟的笔触,做到了形似散落、信马由缰而主题紧扣,思想明确,论题集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审视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尤其是侵略和掠夺的本性和罪证,揭示得淋漓畅快!
         这篇游记历时近十载,精心修改数次,可谓散文集里的精品。不是精通欧洲历史、不是熟读马恩理论并牢记于心、不是经过革命斗争千锤百炼的八路军战士,绝对写不出这种境界和品味的鸿篇巨著!
2016-7-1
周均生(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湖南诗词协会会员、原广州 铁路局长沙铁路工务段党委书记)
读《谷源涌散文集》心得
         一、 消息
         木槿荷花相映开,最是消息京华来。
         新书撩人呈世上,老兵队里有人才。
         二、读温彦国先生《序言》
         又见夫子说颜回,簞食瓢饮事可追。
         有教无类忘年教,才有贤人当世隨。
         三、赞《耆宿大贤》
         称君大贤并非奇,文坛奇葩花一枝。
         朝乾夕惕人谨慎,筚路篮缕命不惜。
         上马提兵能作战,曲水流觴会赋诗。
         文滔武略谁家子,历山好水养东夷。
2016-6-15
·············································· ········································································
读谷涛《弘德崇文的老爸》
         全文充满对父爱的温馨回忆和崇敬之情。潜移默化,子承父德,是社会孝道的一个缩影,反映作者有乃父之风!这使我想起当年曹孟德称赞孙权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因孙权能守业又能创业。我想谷涛其辈乎!随又想起宋人许月卿的诗句:
         桥梓风流满腹经,桂花香里识魁名。
         翻成宵梦古今事,何况人间父子情。
         (注:桥梓指父子,橋木高而仰如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2016-6-16
·············································· ········································································
开篇心得
         《谷源涌散文集》第一篇是《巴依木扎隨笔》,这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作品,也是离休前的作品。巴依木扎是新彊西北边陲海拔2200米高原上的一个草原,是当时农九師屯垦戍边的第一线。位于中苏边境,是边陲十分敏感的地方。当时作者是农九师副政委,到这里蹲点调查。他工作之余,用满腔热情豪放笔墨描绘了这里屯垦干部职工,热爱祖国、守卫边疆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写他们艰苦奋斗的生活!
         作者用丰富的笔墨描绘了巴依木扎的美丽自然景色,满山遍野的鲜花,清澈见底的巴依木扎河,神秘的无底湖,胜似江南,美不胜收!使人产生无限联想和热爱。
         文章写了边防站的沿革,还记叙了当地美丽传说樊梨花的故事。把人们耳熟能详的唐代樊梨花一戍征西英雄放到现实中来,加深对屯垦戍边的认识。屯垦戍边就是屯驻边疆,开垦边疆,自力更生,物质自给自足;就是为了扺御当时外敌苏联侵略军的入侵,保卫边境安全,保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从而想到这些屯戍战士的英勇伟大!作者眼界开阔,文辞丰富,心境高雅,把边陲高原上的巴依木扎草原写得壮美无比,把一幅锦绣山河展现在人们面前,感染大家爱国,爱江山,爱惜祖国每寸土地,爱惜屯戍英勇!字字珠玑,震动人心!
         历朝历代写边塞文章不多,写得如此好的文章更不多见。唐代岑参号“边塞诗人”,把边塞写得太荒凉凄苦,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等诗句,令人寒栗!而作者却把边陲写得十分感人,锦绣山河,让人恋恋!
         我也曾多次到过新疆,在天山巴里坤草原也见到与巴依木扎相似的景色。还见到那里的军马场,传说是孙悟空在天上放马的地方。我却缺乏作者的感情,未留下一纸半字。比起作者源涌哥这份随记的感情真是天壤之别,惭愧!
2016-6-16
·············································· ········································································
读《故乡行》《先父百年祭》《永彰懿德》心得
         读这三篇文章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感情,朴实的叙述,准确的记忆,细腻的表述。是流着心血写出来的作品!我感觉这三篇应是全书重头戏,既可分篇列出,也可单独成册。故乡景,故乡情,故乡父母。从这三篇文章中,充分揭示了作者的成长环境和背景。
         读这三篇文章,有的跟着感动流泪,有的唏嘘不已!读《故乡行》跟着作者像進入一幅美丽画卷,北大营、刘公岛、成山头、旧居、寿峰寺、得子山,一处一个画面,一处一个故事。有的在经济大潮下,斑驳零落,凄凄清清冷楚。但成山头,这个有“天之尽头”之称的地方,简直是那仙境般的美丽!哺育作者的东院下山村已起了巨大变化,从高处鸟瞰水库小河村庄形成一道美的风景线,房屋都换成了红砖大瓦房,远远看去,火红一片。我们小诗人莎丽说,像一朵莲花!好一个诗情画意!看完这些,我也油然而生思乡之情!所以回乡虽有遗憾,但血浓于水的深情永远绕在心边!
         《父亲百年祭》读起来感人至深,感动流泪。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他是中国勤劳厚道的农民代表,又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他是劳动者的一生,也是革命家的一生,这样评价他并不为过。他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为新中国建设都作过重大贡献。所以上级领导评价他,当了一辈子干部,干了一辈子革命,一辈子分文不染。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学习的楷模。正因老人的高洁品行成为家风,谷氏子孙虽在高位者,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永彰懿德》记叙了母亲相夫教子,勤俭节约,爱儿抚女,在特殊年代帮助全家三次渡过难关,自己忍饥挨饿,我们为这位伟大母亲唏噓!朱德元帅曾写过《我的母亲》,被选为学生语文课本,这篇文章抑或可以媲美!母爱才是大爱,记住父母恩情才是大孝!当年冯玉祥从不过生日,他说自己的生日便是母亲的难日,此事曾一度成为佳话。我们当前提倡孝行天下,我是深受教育的。
         今天心得发完。另外《永远的热土》最后一段文字,从谁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起,到最西北边陲止。我觉得稍加排列便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
2016-6-17
·············································· ········································································
读《梅》《松》《竹》《莲》《沙枣树》五篇心得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六篇文章,边读文章边觉得一股暖风微微吹来,一道清泉从身边流淌。作者就站在我面前,讲
         人生,讲故事,讲做人的道理。这些文章哪里是在写物,分明是在写人,写人的品德!这些梅、松、竹、莲、沙枣树只是一个个示范模特。同时通过写物写了作者的理想和品格追求,针砭了那些贪污腐化的国贼佞臣和苍蝇,对年青一代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中国历朝历代写花木的文章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凭个人性情抒撒,而先生的文章别开生面。《梅花礼赞》写了梅花不畏霜雪、顽强开花的高尚品格。先生还把毛主席的《咏梅》当作典范,把那独有的大境界、大气魄跃然纸上,极大地提升了梅花的品位。《苍松》盘石擎天,正直朴素,坚韧苍劲,永葆青春,有无尽精力立于天地之间。
         竹子挺拔秀丽,中空外直,虛怀若谷,终年不凋,很有气节,作者举了如苏武、谭嗣同、叶挺等古今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作为印证。《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作者也和历代文学大家一样,弘扬这个主题。并以此激励年青一代。雪莲是虚拟,是指冬天大雪铺树和那天山传为至宝的雪莲一样,实指艰苦的环境。这篇文章和沙枣树构成一个主题,写军垦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战天斗地,香氣远溢。对国家屯垦戍边的大政策积极拥护,也对这些建设边境保卫边疆的勇士热情赞颂。
2016-6-18
·············································· ········································································
读《怀念邓龙翔将军》等五篇
         今天读了《怀念邓龙翔将军》《追问生命--怀念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赛时礼同志》《风霜雨雪知多少 秋月昭昭不染尘--为挚友郭喜华将军书作集出版作序》《笑对人生 浩气长存——怀念战友吳韵生同志》《怀念屯垦戍边的优秀代表孙龙珍烈士》。这五篇文章都是怀念战友的文章,有的是当年领导,有的是挚友,有的是下级和普通士兵。一个人一生所经的事浩如烟海,要把这些战友的事迹收集起来,雪泥鸿爪,谈何容易!然作者旰食宵衣,收集零星材料和回忆,汇集成册。一篇篇慎真意切,催人泪下。
         这些文章不同于写花写草,是在写人,也是在写自己的血与火的经历,所以感人至深。这些文章是在为这些战友立传,也是为这些战友写震撼人心的悼词!有说不完的话,情同手足的战友情谊,共同的战斗历程,心心相印的交往,不嫌其长。而于有些事情,却是大写意的方法,聊聊数笔带过,如写文革以及与苏联侵略军斗争等事,这种繁简适度的手法,也许可作为写此类文章的范本!
         这些文章体现了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平等,铁的纪律。邓龙翔将军是三大纪律的坚定执行者,是慈不掌兵的名将。这样的队伍便是一支坚不可摧的铁流,所向无敌,所向披靡!体现了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一辈一心为公、不图名利、忍辱负重的品格。吳韵生同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依然为党忠诚工作。他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怕为党为国牺性,如孙龙珍同志。郭喜华身体残废仍英勇战斗。而赛时礼在战斗中残废,又握起笔杆,用一眼仅剩的很少视力,左手艰难捅字,竟捅出二百多万字的革命文艺作品,成为著名军旅作家。这些人的意志都是钢铁炼成的。但这些先辈都不同程度受到过四人帮迫害,所以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是大家称快的事。
         读这些文章,也唤起人们在这花朝月夕、春颂秋弦的幸福日子里,别忘记过去。别忘记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辈们! 2016-6-19
2016-6-19
·············································· ········································································
读《爱莲说》等三篇
         源涌哥为十四岁的张婉嫕用小楷书写《爱莲说》,一字字光华灿烂,就像满天星星放光,一字字凤翥鸞迴,是心血凝成的墨宝。这幅字,不亚于太公兵法,小婉嫕将终身受用!或许这是老人的一颗善心。
         《给外孙女西蒙的一封信》是外公鼓励西蒙要健康全面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之材!字里行间流露出长者的无限关怀。
         《殷刚燕红新婚志禧》作者送了一幅书法作品“红梅竞放,紫燕双飞”。作者借对竞和双两个字的解析,祝福这对新人去迎接前面美好的春天生话。祝福别开生面,别有境界。这比老人的红包,更值得珍惜,更有意义。
         《被感动的一幕》写护士王翠尽职尽责,一切为病人着想。作者说她,用触手可及的微笑化解抱怨,用如沐春风的语言抚平伤痛。周到的服务,娴熟的技术,成就了她一颦一笑中蕴含的圣洁。好个白衣天使!這是作者的赞词,也是代表病人的赞词!《意外的惊喜》写作者在蓝田猿人遗址遗失重要卡包,被一个四岁女孩拾到。女孩的父亲是蓝田县玉山中学的教师,母亲是小学老师。母亲立刻打电话,带着女儿走好远的路把卡包送还作者。作者特别高兴和振奋,想到这不简单是个拾金不昧人的品德问题,他想到了这是教育问题。所以他给小女孩父母工作单位玉山中学写了信,还为学校书写了书法条幅,"集良师为育,培俊杰是求"。赞扬玉山中学优良校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树百获。有如此好的校风的学校,一定能为国家培养许多品学兼优的国家栋梁之材!
         读了这些文章,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后一代的关心和炽热的情怀,充满希望,肯定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他看到的是我党的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他没有明确谈这个问题,但隐约有所体现。现在有一种声音,祟尚欧美,全盘否定祖国教育。作者的心地是光明的,眼光是长远的,他写给玉山中学校长的信,就宣示了自己的态度。让那些全盘否定的人有所警醒。
2016-10-3
作者谷源涌转发女儿莎丽给周均生的短信:
均生姨夫:
         您好!爸爸随时转来了您读散文集的心得,我已一一拜读。除了文笔的生动流畅、评论的深厚功力外,令我感受最突出的是,您和爸爸的价值观一致,所以您读懂了他,爸爸一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强烈感受!这些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心不古、道德坍塌,爸爸内心是何等的寂寞!"诗言志","愤怒出诗人",这些作品正是爸爸内心不平的产物!他用手中的笔写心中的忧虑,写胸中的使命,鞭挞沦丧的道德,歌颂普通人民身上的真善美,赞扬不平凡人身上的英雄主义气慨,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您细致入微地体察到了,和他有着心灵的默契,他是何等地欣慰啊!如果年纪和身体允许,我想,他还会用这支勤奋不怠的笔为人民鼓与呼,为时代鼓与呼,为正义鼓与呼!您以您的才华,延伸着他作品的蕴意,挖掘着主题的深意,继续着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要替爸爸说声谢谢您!
         天热,勿过劳,多保重!
莎丽
2016-6-20
·············································· ········································································
读《欧洲纪游》心得
         (一)
         《欧洲纪游》在作者定稿时已读过一遍,这是在成书后重读第二遍。我未到过欧洲,读此文长才干,增知识。游记文章是写旅游见闻,散文体裁,它可写秀丽山川、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亦可写国家重大事情、历史人物、个人思想感情。
         我国历代写游记的文章很多,如王安石的《游褒褝山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现代如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话》等等。这些游记能传颂于世是因为这些文章都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
         《欧洲游记》更不同凡响,地方多,景点新,跨度欧洲九国,所有重要国家和大小名城。作者文笔流暢,文字优美,学识渊博,记忆力超长。翔实记载每一处的特点,历史,还赋于自己丰富的感情。把看到的人和事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
         纪游的作者是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中高级指挥员的高等军事院校的教员,他饱读马列原著和中外史藉,注意观察世界形势和现状。欧洲在世界史中极为重要,有太多的事件比如近代史的开端就发生在欧洲英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滑铁卢拿破仑的败北和二战希特勒法西斯的灭亡等等。欧洲有太多赫赫有名的景点,作者都从时空上熟知,也给学员讲国际共运史和世界近代史,可惜自己没到当地见证,其心中是很遗憾的!即使离休了,心中仍然留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往到世界各地走一走、走一趟的愿望。这次作者到欧洲旅游,自然不是一般游客见识世界走马观花,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当年他主编的教科书作一个补充和印证,所以他的见闻也是高屋建瓴,见闻的角度和理解都对读者极有启迪作用。他看到了欧洲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美轮美奐的城市建筑。初到巴黎便被塞纳河两岸的建筑所吸引。左岸埃菲尔铁塔、星罗棋布文化街。右岸国际广场、巴士底广场、卢浮宫、协和广场、爱丽舍宫。河中西岱岛上巴黎圣母院,西南凡尔赛宫,西北蒙马特高地。作者陶醉其中,尽情地享受这视觉盛宴。作者感叹这些建筑和景观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精品,到处弥漫着艺术气息。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见到:这是一座低于海平面的水城,小水道一百六十条之多,一千多座桥梁相连。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作者的视觉把这座城市看得美醉了。这座城里有三宝,风车、木鞋、郁金香。作者在意大利维罗纳小城知道了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有名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举世都知的爱情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威尼斯是意大利的水城,是一个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行驶的城市,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作者坐着一扁小舟在蜿蜒曲折如迷宫般的水巷里,听着远处悠扬的乐声,海风习习,心旷神怡,十分愜意!这里的人们在很窄的地标上,建起一座座小桥,约有四百余座。建起一栋栋民宅、宫殿教堂和钟楼,都建在水上。作者称神奇的威尼斯,不可思议!是一个真实的神话!意大利另一座大城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这里出现了大量的文艺复兴文学家和各种艺术家。通过作者的理解分析,得知佛罗伦萨的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出现,是欧洲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运动的经济基础,人文主义就成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我喜欢文艺复兴,也喜欢和读过文艺复兴的文艺作品,但对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和指导思想不甚了了。读了作者的文章算是有了对文艺复兴较全面的认识。在这里作者特别推崇但丁和他的《神曲》,欣赏他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在意大利还参观了罗马,作者起初感到这里的建筑有些破旧,后来才了解到,原来罗马人保护而不修复,这是罗马人保护古建筑物和历史文物的一条基本原则。这对我们当前大拆大建也许有借鉴意义。在这里作者看到了古罗马的斗兽场,当时统治的残酷灭绝人性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斗兽场历史上,有七十万奴隶失去生命。当时激起了一场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这一些在作者世界史教材中充实了内容,使我们对奴录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
         纪游作者在法国卢浮宫,看到了各种艺术珍品,有的价值连城,一问有四十多万件。这些艺术珍品,都是他们历朝历代从别的国家掠夺来的。如从埃及、希腊、罗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掠夺来的艺术品。一八六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法国这个首恶就把我国圆明园抢掠一空,一共抢掠了三万多件珍宝,如今在距巴黎塞纳河南岸60公里的枫丹白露宫展出。纪游作者看后,义愤在心中升腾,这是一个爱祖国、懂大义、有民族感的中国人应有的感情。是啊,强盗抢了别人的东西,公然以珍宝主人的身份拿出来展览,炫耀自己的文明,这是何等的荒唐可耻!我过去常听说某某的画作进了卢浮宫引以为荣,认为这里是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现在看来这个认识要有所改变,过于宣扬大可不必。纪游作者寄希望解放了的而且把自己身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掠夺国家。这是正义的声音!把掠夺的中国珍宝还给中国,我看很难!除非有一天中国强大到逼他们非交还不可的时侯。与虎谋皮,谈何容易!作者参观凡尔赛宫,从实地了解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全过程。在凡尔赛宫,有一件事使作者思绪难平,作者想起了当年不平等的让中国人屈辱的凡尔赛条约。一九一九年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国在凡尔赛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然而主导会议的英法美,反而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给日本。结果英法美日签订对德和约,也就是凡尔赛和约战胜国享受于战败国待遇。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国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为什么会这样?当时中国弱呀!这就是典型的弱国无外交,任人宰杀!在当时英法美日无非是仗着船坚炮利横行霸道,欺侮人呀!国家只有强大才有发言权。看看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但船坚炮利,还有卫国重器,航天是世界一流,经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外国人面前挺直腰干,自尊,自信,神志昂扬!
         纪游作者还特别关心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德国斯图加特参观著名奔驰汽车公司,仔细参观公司博物馆,了解发展史。在慕尼黑参观举世闻名的宝马汽车总厂,领略了德国人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能力。学习别人,对照自己,作者发出了“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慨叹!除此之外,作者还参观地中海岸、比萨斜塔、米兰、梵蒂岗等,到瑞士铁力士雪山坐缆车,看大自然美景,到琉森湖看天鹅。他这次出游欧洲九国参观,心胸是开阔的,气度是恢宏的,充满自信,最后满载收获回到北京。
         我的这一篇欧洲纪游心得写完了。有几句诗作为结尾:
         小楼无事诗书茶,一篇心得乱涂鸦。
         读得左思三都赋,洛阳无纸向京华。
2016-6-21
·············································· ········································································
读《呼伦贝尔草原纪行》感想
         呼伦贝尔草原座落在祖国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面积一万四千九百万亩,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是一片水草丰美、自然古朴、风情独特的大草原。作者2013年7月,正是盛夏的时侯到此旅行,以轻松的心情,快乐的感受写了八篇《纪行》。文章写景,写这里的美丽风光、历史的人文、民众习俗、传说,直写到满洲里收笔。这些文章语言明快,是下了功夫的作品!
         有首古代民歌叫“敕勒歌”,就是形容这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作者有更生动的描写,以写云为例,作者描写《它们变动着,一朵朵,一簇簇,一团团,……按莲花形式布局,盛开在天空......。那大朵莲花追上小朵莲花。把她缀在自己裙裾一角,就会拼成更大莲花。就那么挑逗性在你眼前挂着,动着,停着……那一份轻盈无邪,纯洁无瑕,柔弱无骨,让人心中蕩起一片轻轻的涟漪!把云拟人,既美丽动人,又顽皮浪漫。写活了,写醉了!此外描写湖面、蒙古包、森林、泉水、温泉等等,文字优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重新认识,加深了对它厚重历史的记忆。文章还写了满洲里的红色之路,曾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文章还用较多笔墨记载少数民族的风俗,如这里蒙古民族的下马酒,以及兴安岭鄂伦春人的生活,饶有趣味!记录这里的许多美丽传说,如呼伦湖、贝尔湖的爱情悲壮故事,还有五泉山的神奇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总之,读了这些《纪行》,仿佛身临其境,享受草原的美丽风光,领略大自然的馈赠!心在放飞!
2016-6-24
·············································· ········································································
读源涌哥1971年《天池》一文,有诗志之:
         八月乘车上天池,峰回路转云乱飞。
         不赴穆王天子宴,只寻王母大瑶池。
         清澈湖水濯尘垢,雪莲和水洗征衣。
         莫道戍边无勇士,屯戍将军霍骠骑。
2016-6-23
··············································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读《老风口遇险记》心得
         《老风口遇险记》是书作者1969年的一次经历。这是四十七年前的事,当时作者四十周岁,风华正茂,时在某部任政委。一次,在乌鲁木齐参加兵团的一个会议,因边关军情紧急,要立即返回驻地。在返回途中,要经过一个老风口的地方,这里白毛风如龙卷风一样,遇上它车毁人亡,十分险恶!但想到军情紧急,作者下定决心要司机开车冲过去。结果汽车熄火,汽车水缸也结冻,只好弃车步行,好不容易才艰难逃出老风口,不异于虎口逃生!事后作者自我批评是自己犯了主观主义瞎指挥的错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险些致命!我却不以为然,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作者身上一直具备这种精神潜质。有敢向虎山行的精神。潜心学习,以小学六年级水平,最后成为高级军校教员,成为教研室主任。以58岁高龄学习字画,拜名家为师,寒暑不辍,终成书画名家,书欧颜体字泰斗人物!我知道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都赖此精神。淝水之战,谢玄谢石以数万军队与前秦苻坚作战,前秦苻坚自称他的军队投鞭可以断流,每人丢一根马鞭可塞断长江。谢军敢于进击,结果大败前秦军队。八公山,草木皆是晋军——草木皆兵。赤壁之战,周公瑾率三万吳军战胜曹操八十万大军。霍去病,孤军深入,没有后勤保障,击败左单于匈奴主力,为最后战胜匈奴立下不朽功绩。这些战例,都是明知山有虎,敢向虎山行才取得胜利。还有最典型的是,我们抗美援朝,以美国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到牙齒,志愿军敢于抗击!这也是明知山有虎敢向虎山行,结果把这只老虎打得趴下了。
         作者老年读书写字,右手指头都变型弯了粗腫了,难道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么?!始终不解初衷,终成文坛一兵!多少离退休老人,从退休那天起朝观日出,暮观天河,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与作者源涌哥比,难望其项背。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第四辑,嘉言雅赏。我只拜读,不妄加评论。我见李鹤林有一篇感言,湖南人。我这里有他一幅大字,行草,很棒。还有自选新诗,我慢慢读。
2016-6-25
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均生弟,今天你发来的读后感全悉。这些天可辛苦你了,占了你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让你劳神又劳力,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我不仅感动有加,而且真真要向你学习!向你致敬!向你给予我的精辟文论高见和赐教悃诚致谢!使之我们兄弟俩的友谊之树永葆常青!伏尔泰说:“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至理名言!
         因上午五位新疆战友来贺散文集付梓面世之喜,並设午宴酬谢,故今天迟复为歉。鉴谅为盼!源涌敬拜!
周均生复函:
        源涌哥,我因敬重你,所以才读你华章,还敢信口雌黄,班门弄斧!请你原谅!还有你那些诗,也颇为上乘之作,待休息一段后慢慢凿壁。顺祝安康!大事已了,文字工作莫再操劳,太辛苦了!
皮毓云(周均生之妻。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原湖南长沙铁路一中教导主任)
奋斗不息 翰墨流香
——毓云的感想
        源涌哥:收到您的新作《谷源涌散文集》,我便迫不及待地拜读。书集中的人和事盘桓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心中荡起涟漪;书集中的山川、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书集中的随感札文,给人启迪、催人奋进……读后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难以表达我对涌哥的崇敬之情。我衷心地向您祝贺,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您,执戈从戎,一片丹心赤胆情
         您出生在一个贫寒农家,在日寇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受父亲爱党、爱国、积极抗日思想的熏陶,1944年,年仅十五岁就毅然参加八路军,离家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在大反攻解放威海卫的战斗中,您是代理班长,带领全班战士同鬼子浴血奋战,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以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正是这一年,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您的崇高信仰。从此,您紧跟党和毛主席,在老首长的带领下,与战友们一道参加了解放战争,消灭了蒋家王朝,解放了全中国。1949年,您奉调进京,在中央警备师五团肩负保卫首都、保卫党中央的重任,以后听从调遣去解放军重要院校任教。文革动乱时期,中央号召军人赴疆维护稳定,您主动请缨,戎装执戈奔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屯垦戍边,任农九师副政委,并几次用您的机智勇敢,使所辖垦区不稳定因素得以化解,不致于引起骚乱。八年后,您又奉命赴任济南军区某军某师副政委,保卫我东海边防。直至从高级陆军院校系主任的职位解甲离休……。源涌哥,您真是执戈从戎数十载,一片丹心赤胆情!
         在我们深深热爱的国度里,凡是为国为民族利益鞠躬尽瘁的都是英雄豪杰,凡是在国家危亡之时挺身而出的都会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就在2015年9月3日,党中央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日活动,您作为抗日老八路战士代表,应邀参加了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宴请海内外贵宾的招待会,您作为一个抗战老兵,又重整戎装,佩戴精心珍藏多年的荣誉勋章、奖章,神采奕奕地参加了招待国宴,您受到了国家的最高礼遇,获得了崇高荣誉,您心朝澎湃,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您无比欣慰,反复告诫儿女们:“越是胜利之时,越不能忘记当年危亡之际……”。不仅如此,您更是以身垂范,有您的《自咏》诗为证:
         老牛力竭丹心在,
         志士暮年赤胆情。
        
         您,学海无涯,勤学求知勇攀登
         在旧中国,您的父母受尽旧社会的剥削和欺压,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虽然您从小就喜爱读书,又天资聪慧,成绩优异,父母却无能为力供您继续读书,还是您再三恳求父母,才实现了小学六年毕业的愿望。正因有这样的文化基础,为您后来参加八路军,并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继续学习深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为了献身党的军旅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您深深懂得:“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的道理,笃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您抓住一切机遇,如饥似渴地学习,像海绵汲水一样吸取知识。新中国成立,您随部队进京,保卫中央和首都北京。上世纪50年代,您在百忙中挤时间入文化夜校完成了中学所有文化课程的学习,1958年又有幸到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干校深造……。您嗜书如命,一生都在读书、学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登上至高的文化殿堂。您曾说:“人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生命之树才会常青……,我是必要学习到生命的终点的”。您是言而有信者。几十年如一日,学习不断,笔耕不辍,现还存有几十本学习心得笔记。您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行动中。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锤炼成才。您,潜心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博览古今,德才双馨。所以水到渠成地从一个高小学生调入解放军政治学院任马列主义理论教员,以后又任南京高级陆军学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从教中,还编著了《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近代史讲义》,均荣获军队院校学术研究奖。
         您的实践证明:勤奋好学,刻苦努力是亘古不变的成功法则。
        
         您,解甲追梦,《诗》、《文》、《书画》梦成真
         在《畅想生命的第二个春天》一文里,您写到“从孩提时代书法艺术之花的种子,就在我的心底悄悄埋下。但那时家境贫寒,少年从军,戎马倥偬,没有机会与她结缘……,没想到在幼年时埋下的热爱书法艺术的种子,终于在我花甲之年有了机遇,从我的心田大地上萌发而出……,我又像一名战士鼓起了斗志,全副武装地开始了我又一次的生命之旅……”。
         您解甲离休,一心追梦。五十八岁从零开始练习书法,在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认真聆听书法课,听各种书法讲座,拜温彦国等书法名家为师,与书友交流切磋……,更重要的是二十多年临池学书,先学颜体六载,继而临书欧阳询楷书十年,打下了书法坚实的基础后,又转书二王行草。在习书路上,您是开足马力,昼夜兼程,寒暑不移,风雨无间……。正如您自己所言:“捧经不作寻常度,奋挺高峰拜大宗”。“十载痴心学九成,一成一境苦耘耕”。直练得您右手食指弯曲变形;直练得几次住进医院;直练得从阎王殿里转了一圈再回返……,妻儿们心疼您,劝您不要劳累过渡,朋友们关心您,叫您保重身体,而您依然故我。您一直在用生命追梦。生命因有追求而伟大,因有激情而生动盎然。生命来自于奋斗,来自于自强不息,来自于永不言弃,不畏逆境,不畏艰辛,强大的生命创造了奇迹。2010年10月在您82岁高龄时,一本沉甸甸、精美大气的《谷源涌书作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正如 三桂先生赞评的:“您的书法具有功底深厚、遒劲舒朗、结构严谨、神韵飞动、雄浑苍劲、俊逸隽秀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参加国家、军队和社会一系列重要书法展览及中央大型政治宣传活动,多次荣获金奖和一、二、三等奖。2005年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您是“脱巾莫叹头飞雪,喜未偷闲步率更”。
         在二十多年的习书生涯中,您于2008年5月,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谷源涌诗集》,成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许多诗词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
         人们说:“诗言志”,诗是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诗就是生命。伟大的诗人,先需要伟大的人格基点。每一首呕心沥血的诗篇要反映时代精神。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里,学习《汉语诗律学》、《唐宋词格律》等知识,积累了扎实的文学和诗词知识,加之数十年丰富的人生经历,所以您的诗作真实地记录了您戎马生涯的足迹;表达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意志;抒发了对党、对祖国、对亲人、对朋友无比热爱之深情;也表现出您对社会、对人生的深沉思索……。您的诗词讲究格律,对仗工整,结构严谨,语言生动优美,达到了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您谱写出了伟大时代的生活乐章,演绎出了奋斗不息的人生之曲。
         继《诗》、《书》集出版后,又于2015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谷源涌散文集》,不少报张、杂志刊登您的美文。您的文集体现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充满朝气,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您就是战争年代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一位老兵,用笔饱蘸崇敬深情讴歌了先烈和勇士们的感人事迹;您就是和平年代听从召唤、转战东西、誓死卫我边防的战士,用笔展现了当代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赤子之情怀;您就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平凡一员,用笔抒发了对父母的满腔孝敬之意,对妻儿的无限柔情;您就是一个对亲人对同志侠义真诚的挚友,您与温彦国先生的尊师,敬老、忘年之交的师生情谊跃然纸上,甚是感人……。
         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踏遍中外许多名胜古迹,每到一地都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书法碑帖、风土人情……。读了您的游记,不仅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沐其香,而且使人学到丰富的知识,给人启迪。
         您的随感札记,字里行间都抒发了您笃学到老、劲节求真、自勉律己、永葆晚节的情怀……。
         文集里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让人感到您在用一生的心血向后辈们讲述着真实而感人的中国故事,讴歌时代,砥砺人们奋进。
         您以自己的学习实践和锲而不舍的勤奋精神追逐梦想,使梦成真。从少年八路、小学生成为高级军校教师、诗人、书法家、作家;您用心血、毅力让《诗》、《书》、《文》集出版面世,而且被我国国家图书馆、著名的高校图书馆珍藏。
         您一生奋斗不息、戎马倥偬,翰墨流香,您和您的作品将永载史册,万古长青!
        
         这是读了源涌哥《诗》、《书》、《文》后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毓云妹于2017.5.4
 
     
 
 
Copyright(c) 20150707 @ www.guyuanyong.com & www.guyuany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