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均生(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湖南诗词协会会员、原广州
铁路局长沙铁路工务段党委书记):
读《谷源涌散文集》心得
一、 消息
木槿荷花相映开,最是消息京华来。
新书撩人呈世上,老兵队里有人才。
二、读温彦国先生《序言》
又见夫子说颜回,簞食瓢饮事可追。
有教无类忘年教,才有贤人当世隨。
三、赞《耆宿大贤》
称君大贤并非奇,文坛奇葩花一枝。
朝乾夕惕人谨慎,筚路篮缕命不惜。
上马提兵能作战,曲水流觴会赋诗。
文滔武略谁家子,历山好水养东夷。
2016-6-15
··············································
········································································
读谷涛《弘德崇文的老爸》
全文充满对父爱的温馨回忆和崇敬之情。潜移默化,子承父德,是社会孝道的一个缩影,反映作者有乃父之风!这使我想起当年曹孟德称赞孙权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因孙权能守业又能创业。我想谷涛其辈乎!随又想起宋人许月卿的诗句:
桥梓风流满腹经,桂花香里识魁名。
翻成宵梦古今事,何况人间父子情。 (注:桥梓指父子,橋木高而仰如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2016-6-16
··············································
········································································
开篇心得
《谷源涌散文集》第一篇是《巴依木扎隨笔》,这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作品,也是离休前的作品。巴依木扎是新彊西北边陲海拔2200米高原上的一个草原,是当时农九師屯垦戍边的第一线。位于中苏边境,是边陲十分敏感的地方。当时作者是农九师副政委,到这里蹲点调查。他工作之余,用满腔热情豪放笔墨描绘了这里屯垦干部职工,热爱祖国、守卫边疆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写他们艰苦奋斗的生活!
作者用丰富的笔墨描绘了巴依木扎的美丽自然景色,满山遍野的鲜花,清澈见底的巴依木扎河,神秘的无底湖,胜似江南,美不胜收!使人产生无限联想和热爱。
文章写了边防站的沿革,还记叙了当地美丽传说樊梨花的故事。把人们耳熟能详的唐代樊梨花一戍征西英雄放到现实中来,加深对屯垦戍边的认识。屯垦戍边就是屯驻边疆,开垦边疆,自力更生,物质自给自足;就是为了扺御当时外敌苏联侵略军的入侵,保卫边境安全,保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从而想到这些屯戍战士的英勇伟大!作者眼界开阔,文辞丰富,心境高雅,把边陲高原上的巴依木扎草原写得壮美无比,把一幅锦绣山河展现在人们面前,感染大家爱国,爱江山,爱惜祖国每寸土地,爱惜屯戍英勇!字字珠玑,震动人心!
历朝历代写边塞文章不多,写得如此好的文章更不多见。唐代岑参号“边塞诗人”,把边塞写得太荒凉凄苦,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等诗句,令人寒栗!而作者却把边陲写得十分感人,锦绣山河,让人恋恋!
我也曾多次到过新疆,在天山巴里坤草原也见到与巴依木扎相似的景色。还见到那里的军马场,传说是孙悟空在天上放马的地方。我却缺乏作者的感情,未留下一纸半字。比起作者源涌哥这份随记的感情真是天壤之别,惭愧!
2016-6-16
··············································
········································································
读《故乡行》《先父百年祭》《永彰懿德》心得
读这三篇文章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感情,朴实的叙述,准确的记忆,细腻的表述。是流着心血写出来的作品!我感觉这三篇应是全书重头戏,既可分篇列出,也可单独成册。故乡景,故乡情,故乡父母。从这三篇文章中,充分揭示了作者的成长环境和背景。
读这三篇文章,有的跟着感动流泪,有的唏嘘不已!读《故乡行》跟着作者像進入一幅美丽画卷,北大营、刘公岛、成山头、旧居、寿峰寺、得子山,一处一个画面,一处一个故事。有的在经济大潮下,斑驳零落,凄凄清清冷楚。但成山头,这个有“天之尽头”之称的地方,简直是那仙境般的美丽!哺育作者的东院下山村已起了巨大变化,从高处鸟瞰水库小河村庄形成一道美的风景线,房屋都换成了红砖大瓦房,远远看去,火红一片。我们小诗人莎丽说,像一朵莲花!好一个诗情画意!看完这些,我也油然而生思乡之情!所以回乡虽有遗憾,但血浓于水的深情永远绕在心边!
《父亲百年祭》读起来感人至深,感动流泪。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他是中国勤劳厚道的农民代表,又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他是劳动者的一生,也是革命家的一生,这样评价他并不为过。他为抗日战争,为解放战争,为新中国建设都作过重大贡献。所以上级领导评价他,当了一辈子干部,干了一辈子革命,一辈子分文不染。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学习的楷模。正因老人的高洁品行成为家风,谷氏子孙虽在高位者,都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永彰懿德》记叙了母亲相夫教子,勤俭节约,爱儿抚女,在特殊年代帮助全家三次渡过难关,自己忍饥挨饿,我们为这位伟大母亲唏噓!朱德元帅曾写过《我的母亲》,被选为学生语文课本,这篇文章抑或可以媲美!母爱才是大爱,记住父母恩情才是大孝!当年冯玉祥从不过生日,他说自己的生日便是母亲的难日,此事曾一度成为佳话。我们当前提倡孝行天下,我是深受教育的。
今天心得发完。另外《永远的热土》最后一段文字,从谁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起,到最西北边陲止。我觉得稍加排列便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
2016-6-17
··············································
········································································
读《梅》《松》《竹》《莲》《沙枣树》五篇心得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六篇文章,边读文章边觉得一股暖风微微吹来,一道清泉从身边流淌。作者就站在我面前,讲 人生,讲故事,讲做人的道理。这些文章哪里是在写物,分明是在写人,写人的品德!这些梅、松、竹、莲、沙枣树只是一个个示范模特。同时通过写物写了作者的理想和品格追求,针砭了那些贪污腐化的国贼佞臣和苍蝇,对年青一代寄予了美好的希望。
中国历朝历代写花木的文章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凭个人性情抒撒,而先生的文章别开生面。《梅花礼赞》写了梅花不畏霜雪、顽强开花的高尚品格。先生还把毛主席的《咏梅》当作典范,把那独有的大境界、大气魄跃然纸上,极大地提升了梅花的品位。《苍松》盘石擎天,正直朴素,坚韧苍劲,永葆青春,有无尽精力立于天地之间。
竹子挺拔秀丽,中空外直,虛怀若谷,终年不凋,很有气节,作者举了如苏武、谭嗣同、叶挺等古今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作为印证。《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作者也和历代文学大家一样,弘扬这个主题。并以此激励年青一代。雪莲是虚拟,是指冬天大雪铺树和那天山传为至宝的雪莲一样,实指艰苦的环境。这篇文章和沙枣树构成一个主题,写军垦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战天斗地,香氣远溢。对国家屯垦戍边的大政策积极拥护,也对这些建设边境保卫边疆的勇士热情赞颂。
2016-6-18
··············································
········································································
读《怀念邓龙翔将军》等五篇
今天读了《怀念邓龙翔将军》《追问生命--怀念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赛时礼同志》《风霜雨雪知多少 秋月昭昭不染尘--为挚友郭喜华将军书作集出版作序》《笑对人生 浩气长存——怀念战友吳韵生同志》《怀念屯垦戍边的优秀代表孙龙珍烈士》。这五篇文章都是怀念战友的文章,有的是当年领导,有的是挚友,有的是下级和普通士兵。一个人一生所经的事浩如烟海,要把这些战友的事迹收集起来,雪泥鸿爪,谈何容易!然作者旰食宵衣,收集零星材料和回忆,汇集成册。一篇篇慎真意切,催人泪下。
这些文章不同于写花写草,是在写人,也是在写自己的血与火的经历,所以感人至深。这些文章是在为这些战友立传,也是为这些战友写震撼人心的悼词!有说不完的话,情同手足的战友情谊,共同的战斗历程,心心相印的交往,不嫌其长。而于有些事情,却是大写意的方法,聊聊数笔带过,如写文革以及与苏联侵略军斗争等事,这种繁简适度的手法,也许可作为写此类文章的范本!
这些文章体现了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平等,铁的纪律。邓龙翔将军是三大纪律的坚定执行者,是慈不掌兵的名将。这样的队伍便是一支坚不可摧的铁流,所向无敌,所向披靡!体现了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一辈一心为公、不图名利、忍辱负重的品格。吳韵生同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依然为党忠诚工作。他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怕为党为国牺性,如孙龙珍同志。郭喜华身体残废仍英勇战斗。而赛时礼在战斗中残废,又握起笔杆,用一眼仅剩的很少视力,左手艰难捅字,竟捅出二百多万字的革命文艺作品,成为著名军旅作家。这些人的意志都是钢铁炼成的。但这些先辈都不同程度受到过四人帮迫害,所以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是大家称快的事。
读这些文章,也唤起人们在这花朝月夕、春颂秋弦的幸福日子里,别忘记过去。别忘记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辈们!
2016-6-19
2016-6-19
··············································
········································································
读《爱莲说》等三篇
源涌哥为十四岁的张婉嫕用小楷书写《爱莲说》,一字字光华灿烂,就像满天星星放光,一字字凤翥鸞迴,是心血凝成的墨宝。这幅字,不亚于太公兵法,小婉嫕将终身受用!或许这是老人的一颗善心。
《给外孙女西蒙的一封信》是外公鼓励西蒙要健康全面成长,成为国家有用之材!字里行间流露出长者的无限关怀。 《殷刚燕红新婚志禧》作者送了一幅书法作品“红梅竞放,紫燕双飞”。作者借对竞和双两个字的解析,祝福这对新人去迎接前面美好的春天生话。祝福别开生面,别有境界。这比老人的红包,更值得珍惜,更有意义。
《被感动的一幕》写护士王翠尽职尽责,一切为病人着想。作者说她,用触手可及的微笑化解抱怨,用如沐春风的语言抚平伤痛。周到的服务,娴熟的技术,成就了她一颦一笑中蕴含的圣洁。好个白衣天使!這是作者的赞词,也是代表病人的赞词!《意外的惊喜》写作者在蓝田猿人遗址遗失重要卡包,被一个四岁女孩拾到。女孩的父亲是蓝田县玉山中学的教师,母亲是小学老师。母亲立刻打电话,带着女儿走好远的路把卡包送还作者。作者特别高兴和振奋,想到这不简单是个拾金不昧人的品德问题,他想到了这是教育问题。所以他给小女孩父母工作单位玉山中学写了信,还为学校书写了书法条幅,"集良师为育,培俊杰是求"。赞扬玉山中学优良校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树百获。有如此好的校风的学校,一定能为国家培养许多品学兼优的国家栋梁之材!
读了这些文章,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后一代的关心和炽热的情怀,充满希望,肯定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他看到的是我党的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他没有明确谈这个问题,但隐约有所体现。现在有一种声音,祟尚欧美,全盘否定祖国教育。作者的心地是光明的,眼光是长远的,他写给玉山中学校长的信,就宣示了自己的态度。让那些全盘否定的人有所警醒。
作者谷源涌转发女儿莎丽给周均生的短信:
均生姨夫:
您好!爸爸随时转来了您读散文集的心得,我已一一拜读。除了文笔的生动流畅、评论的深厚功力外,令我感受最突出的是,您和爸爸的价值观一致,所以您读懂了他,爸爸一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强烈感受!这些年,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心不古、道德坍塌,爸爸内心是何等的寂寞!"诗言志","愤怒出诗人",这些作品正是爸爸内心不平的产物!他用手中的笔写心中的忧虑,写胸中的使命,鞭挞沦丧的道德,歌颂普通人民身上的真善美,赞扬不平凡人身上的英雄主义气慨,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您细致入微地体察到了,和他有着心灵的默契,他是何等地欣慰啊!如果年纪和身体允许,我想,他还会用这支勤奋不怠的笔为人民鼓与呼,为时代鼓与呼,为正义鼓与呼!您以您的才华,延伸着他作品的蕴意,挖掘着主题的深意,继续着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要替爸爸说声谢谢您!
天热,勿过劳,多保重!
莎丽
2016-6-20
··············································
········································································
读《欧洲纪游》心得
(一)
《欧洲纪游》在作者定稿时已读过一遍,这是在成书后重读第二遍。我未到过欧洲,读此文长才干,增知识。游记文章是写旅游见闻,散文体裁,它可写秀丽山川、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亦可写国家重大事情、历史人物、个人思想感情。
我国历代写游记的文章很多,如王安石的《游褒褝山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现代如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话》等等。这些游记能传颂于世是因为这些文章都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
《欧洲游记》更不同凡响,地方多,景点新,跨度欧洲九国,所有重要国家和大小名城。作者文笔流暢,文字优美,学识渊博,记忆力超长。翔实记载每一处的特点,历史,还赋于自己丰富的感情。把看到的人和事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了老一辈革命者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
纪游的作者是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中高级指挥员的高等军事院校的教员,他饱读马列原著和中外史藉,注意观察世界形势和现状。欧洲在世界史中极为重要,有太多的事件比如近代史的开端就发生在欧洲英国。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滑铁卢拿破仑的败北和二战希特勒法西斯的灭亡等等。欧洲有太多赫赫有名的景点,作者都从时空上熟知,也给学员讲国际共运史和世界近代史,可惜自己没到当地见证,其心中是很遗憾的!即使离休了,心中仍然留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往到世界各地走一走、走一趟的愿望。这次作者到欧洲旅游,自然不是一般游客见识世界走马观花,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为当年他主编的教科书作一个补充和印证,所以他的见闻也是高屋建瓴,见闻的角度和理解都对读者极有启迪作用。他看到了欧洲的美丽自然风光和美轮美奐的城市建筑。初到巴黎便被塞纳河两岸的建筑所吸引。左岸埃菲尔铁塔、星罗棋布文化街。右岸国际广场、巴士底广场、卢浮宫、协和广场、爱丽舍宫。河中西岱岛上巴黎圣母院,西南凡尔赛宫,西北蒙马特高地。作者陶醉其中,尽情地享受这视觉盛宴。作者感叹这些建筑和景观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精品,到处弥漫着艺术气息。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见到:这是一座低于海平面的水城,小水道一百六十条之多,一千多座桥梁相连。人居水上,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作者的视觉把这座城市看得美醉了。这座城里有三宝,风车、木鞋、郁金香。作者在意大利维罗纳小城知道了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有名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举世都知的爱情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威尼斯是意大利的水城,是一个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行驶的城市,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作者坐着一扁小舟在蜿蜒曲折如迷宫般的水巷里,听着远处悠扬的乐声,海风习习,心旷神怡,十分愜意!这里的人们在很窄的地标上,建起一座座小桥,约有四百余座。建起一栋栋民宅、宫殿教堂和钟楼,都建在水上。作者称神奇的威尼斯,不可思议!是一个真实的神话!意大利另一座大城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这里出现了大量的文艺复兴文学家和各种艺术家。通过作者的理解分析,得知佛罗伦萨的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出现,是欧洲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运动的经济基础,人文主义就成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我喜欢文艺复兴,也喜欢和读过文艺复兴的文艺作品,但对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和指导思想不甚了了。读了作者的文章算是有了对文艺复兴较全面的认识。在这里作者特别推崇但丁和他的《神曲》,欣赏他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在意大利还参观了罗马,作者起初感到这里的建筑有些破旧,后来才了解到,原来罗马人保护而不修复,这是罗马人保护古建筑物和历史文物的一条基本原则。这对我们当前大拆大建也许有借鉴意义。在这里作者看到了古罗马的斗兽场,当时统治的残酷灭绝人性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斗兽场历史上,有七十万奴隶失去生命。当时激起了一场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这一些在作者世界史教材中充实了内容,使我们对奴录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
纪游作者在法国卢浮宫,看到了各种艺术珍品,有的价值连城,一问有四十多万件。这些艺术珍品,都是他们历朝历代从别的国家掠夺来的。如从埃及、希腊、罗马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掠夺来的艺术品。一八六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法国这个首恶就把我国圆明园抢掠一空,一共抢掠了三万多件珍宝,如今在距巴黎塞纳河南岸60公里的枫丹白露宫展出。纪游作者看后,义愤在心中升腾,这是一个爱祖国、懂大义、有民族感的中国人应有的感情。是啊,强盗抢了别人的东西,公然以珍宝主人的身份拿出来展览,炫耀自己的文明,这是何等的荒唐可耻!我过去常听说某某的画作进了卢浮宫引以为荣,认为这里是世界最高艺术殿堂!现在看来这个认识要有所改变,过于宣扬大可不必。纪游作者寄希望解放了的而且把自己身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掠夺国家。这是正义的声音!把掠夺的中国珍宝还给中国,我看很难!除非有一天中国强大到逼他们非交还不可的时侯。与虎谋皮,谈何容易!作者参观凡尔赛宫,从实地了解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全过程。在凡尔赛宫,有一件事使作者思绪难平,作者想起了当年不平等的让中国人屈辱的凡尔赛条约。一九一九年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国在凡尔赛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然而主导会议的英法美,反而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给日本。结果英法美日签订对德和约,也就是凡尔赛和约战胜国享受于战败国待遇。消息传到中国,引起了中国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为什么会这样?当时中国弱呀!这就是典型的弱国无外交,任人宰杀!在当时英法美日无非是仗着船坚炮利横行霸道,欺侮人呀!国家只有强大才有发言权。看看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但船坚炮利,还有卫国重器,航天是世界一流,经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在外国人面前挺直腰干,自尊,自信,神志昂扬!
纪游作者还特别关心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德国斯图加特参观著名奔驰汽车公司,仔细参观公司博物馆,了解发展史。在慕尼黑参观举世闻名的宝马汽车总厂,领略了德国人的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能力。学习别人,对照自己,作者发出了“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慨叹!除此之外,作者还参观地中海岸、比萨斜塔、米兰、梵蒂岗等,到瑞士铁力士雪山坐缆车,看大自然美景,到琉森湖看天鹅。他这次出游欧洲九国参观,心胸是开阔的,气度是恢宏的,充满自信,最后满载收获回到北京。
我的这一篇欧洲纪游心得写完了。有几句诗作为结尾:
小楼无事诗书茶,一篇心得乱涂鸦。
读得左思三都赋,洛阳无纸向京华。
2016-6-21
··············································
········································································
读《呼伦贝尔草原纪行》感想
呼伦贝尔草原座落在祖国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面积一万四千九百万亩,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是一片水草丰美、自然古朴、风情独特的大草原。作者2013年7月,正是盛夏的时侯到此旅行,以轻松的心情,快乐的感受写了八篇《纪行》。文章写景,写这里的美丽风光、历史的人文、民众习俗、传说,直写到满洲里收笔。这些文章语言明快,是下了功夫的作品!
有首古代民歌叫“敕勒歌”,就是形容这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作者有更生动的描写,以写云为例,作者描写《它们变动着,一朵朵,一簇簇,一团团,……按莲花形式布局,盛开在天空......。那大朵莲花追上小朵莲花。把她缀在自己裙裾一角,就会拼成更大莲花。就那么挑逗性在你眼前挂着,动着,停着……那一份轻盈无邪,纯洁无瑕,柔弱无骨,让人心中蕩起一片轻轻的涟漪!把云拟人,既美丽动人,又顽皮浪漫。写活了,写醉了!此外描写湖面、蒙古包、森林、泉水、温泉等等,文字优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重新认识,加深了对它厚重历史的记忆。文章还写了满洲里的红色之路,曾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文章还用较多笔墨记载少数民族的风俗,如这里蒙古民族的下马酒,以及兴安岭鄂伦春人的生活,饶有趣味!记录这里的许多美丽传说,如呼伦湖、贝尔湖的爱情悲壮故事,还有五泉山的神奇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总之,读了这些《纪行》,仿佛身临其境,享受草原的美丽风光,领略大自然的馈赠!心在放飞!
2016-6-24
··············································
········································································
读源涌哥1971年《天池》一文,有诗志之:
八月乘车上天池,峰回路转云乱飞。
不赴穆王天子宴,只寻王母大瑶池。
清澈湖水濯尘垢,雪莲和水洗征衣。
莫道戍边无勇士,屯戍将军霍骠骑。
2016-6-23
··············································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读《老风口遇险记》心得
《老风口遇险记》是书作者1969年的一次经历。这是四十七年前的事,当时作者四十周岁,风华正茂,时在某部任政委。一次,在乌鲁木齐参加兵团的一个会议,因边关军情紧急,要立即返回驻地。在返回途中,要经过一个老风口的地方,这里白毛风如龙卷风一样,遇上它车毁人亡,十分险恶!但想到军情紧急,作者下定决心要司机开车冲过去。结果汽车熄火,汽车水缸也结冻,只好弃车步行,好不容易才艰难逃出老风口,不异于虎口逃生!事后作者自我批评是自己犯了主观主义瞎指挥的错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险些致命!我却不以为然,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作者身上一直具备这种精神潜质。有敢向虎山行的精神。潜心学习,以小学六年级水平,最后成为高级军校教员,成为教研室主任。以58岁高龄学习字画,拜名家为师,寒暑不辍,终成书画名家,书欧颜体字泰斗人物!我知道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都赖此精神。淝水之战,谢玄谢石以数万军队与前秦苻坚作战,前秦苻坚自称他的军队投鞭可以断流,每人丢一根马鞭可塞断长江。谢军敢于进击,结果大败前秦军队。八公山,草木皆是晋军——草木皆兵。赤壁之战,周公瑾率三万吳军战胜曹操八十万大军。霍去病,孤军深入,没有后勤保障,击败左单于匈奴主力,为最后战胜匈奴立下不朽功绩。这些战例,都是明知山有虎,敢向虎山行才取得胜利。还有最典型的是,我们抗美援朝,以美国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武装到牙齒,志愿军敢于抗击!这也是明知山有虎敢向虎山行,结果把这只老虎打得趴下了。
作者老年读书写字,右手指头都变型弯了粗腫了,难道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么?!始终不解初衷,终成文坛一兵!多少离退休老人,从退休那天起朝观日出,暮观天河,过着悠哉悠哉的生活。与作者源涌哥比,难望其项背。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第四辑,嘉言雅赏。我只拜读,不妄加评论。我见李鹤林有一篇感言,湖南人。我这里有他一幅大字,行草,很棒。还有自选新诗,我慢慢读。
作者谷源涌的短信回复:
均生弟,今天你发来的读后感全悉。这些天可辛苦你了,占了你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让你劳神又劳力,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我不仅感动有加,而且真真要向你学习!向你致敬!向你给予我的精辟文论高见和赐教悃诚致谢!使之我们兄弟俩的友谊之树永葆常青!伏尔泰说:“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至理名言!
因上午五位新疆战友来贺散文集付梓面世之喜,並设午宴酬谢,故今天迟复为歉。鉴谅为盼!源涌敬拜!
周均生复函:
源涌哥,我因敬重你,所以才读你华章,还敢信口雌黄,班门弄斧!请你原谅!还有你那些诗,也颇为上乘之作,待休息一段后慢慢凿壁。顺祝安康!大事已了,文字工作莫再操劳,太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