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散 文 集 | 书 作 集 | 诗 词 集 | 附      记 | 歌      曲 | 读者感言 |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佳 音

 

  1980年3月,余在济南军区某师任职,喜奉总政命令,赴南京高级步校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任教,为此感赋小诗一首。

 

               欣喜佳音传泰岱,

               金陵急索杏坛材①。

               春风唤我栽桃李,

               又执教鞭迈步来。

 

1980年3月于泰安

 

注释:

① 杏坛:孔子讲学处。

 

 

贺栾润田同志五十五周岁生日

 

               磊落胸襟皓月光,

               从戎四秩战沙场。

               银丝渐露风神异,

               壮志犹存意气刚。

               粤海诤言违逆贼①,

               钟山把剑击狐狼。

               莫嗟花甲临君近,

               晚节纯清透菊香。

 

1983年4月10日于南京

 

注释:

① 栾润田同志曾任南京高级陆军学校保卫部长。此前他在广州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工作时,某一干部受到林彪反党集团某一成员的迫害,他坚持公道,提出异议,与其作顽强斗争,因此遭致迫害,被关押六年。

 

酬友人

 

  济南军区前卫报社社长张著勋同志离休后寄余诗一首,遂感赋酬之。

 

梦断千佛山火树,

撼醒归乡赤子魂。

余生更怜夕阳晚,

伴君泼墨醉黄昏。

 

1984年12月作于南京

 

附:张著勋原诗

 

离休后致友人

 

趵突泉城亮如瞳,

映照千佛山下翁。

岁在桑榆心益壮,

挥毫醉写夕阳红。

 

登千佛山①

 

               春到泉城万象新,

               山光水色涨天庭。

               齐烟九点杯中聚②,

               一望神州千里明。

 

1986年春于济南

 

注释:

① 千佛山:海拔285米,古称历山,传说舜帝耕稼于此,故又名舜耕山,北距济南旧城5里,是济南城的主要风景之一,古迹众多。隋朝开皇年间,曾因岩石镌刻佛像,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② 齐烟九点:站在千佛山半山腰北望,可见济南北部平原上突起的鹊、华、标、栗、匡、药、卧牛、凤凰、北马鞍诸孤山,九峰峭拔,云烟缭绕,古称“齐烟九点”。

 

趵突泉①

 

               云堆雪泻舞银轮,

               漱玉喷珠日日新②。

               七十二泉天下誉,

               众云应数槛泉珍③。

1986年春于济南

 

注释:

① 趵突泉:在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有三股泉水喷涌,蔚为壮观。

② 漱玉:指位于趵突泉公园内东侧的漱玉泉。

③ 槛泉:古时趵突泉又名槛泉,取《诗经·小雅·采菽》“觱沸槛泉”之意而名之。觱:音bì(必),觱沸:泉水涌出之状。

 

大明湖

 

               春风十里柳轻盈,

               山色湖光入画屏。

               海右此亭寻故迹①,

               荷花映月月清泠。

 

1986年春于济南

 

注释:

① “海右”句: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迁寓济南

 

卸却戎装手一挥,

金陵辞别马如飞。

济南未到神先醉,

柳色泉光接翠微。

 

1986年6月16日作于济南

 

试 墨

 

知音莫叹平生少,

自古贤豪耐寂寥。

奋臂一挥千纸尽,

满腔热血涨春潮。

 

1987年9月23日

 

酬友人

 

  于乃昌同志寄我黄牛歌,读后感慨系之,作此诗相酬。

 

               听君一曲黄牛歌,

               令我感慨忆旧多。

               黄牛忍辱又负重,

               崇高精神我楷模。

               品优乃是党格调,

               无愧无怍无蹉跎。

               坐观天下风云变,

               挑灯夜读抚金戈。

               戈氏倒戈张雀罗①,

               中国高唱国际歌。

               志壮坚信马列在,

               豪情依旧赛大河。

 

1989年秋

注释:

① “戈氏”句:指苏联戈尔巴乔夫倒戈后,引起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像鸟雀被网罗一样,被纷纷网于资本主义的罗网。

 

附:于乃昌寄黄牛歌原诗

 

黄牛歌

 

               老黄牛,

               老黄牛,

               不惜血和汗,

               不惜皮和肉。

               一生辛苦何所求?

               但愿山清水秀人增寿。

 

1989年秋

 

题谢房建国同志惠砚①

 

  正值余学书练笔犹酣之时,房建国同志赠砚一方,喜而乐之,感赋一绝。

 

               一丝红砚凝碧霞②,

               重于金玉灿如花。

               感君高义作清句,

               犹待凌烟佩剑华③。

 

1990年11月2日

 

注释:

① 房建国:其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是余当年在济南军区某师共事多年的战友。

② “凝碧霞”句:红砚,即红丝砚,为山东名砚。凝:凝结。碧霞:石砚上天然的红丝纹理。“碧霞”二字与泰山碧霞祠的“碧霞”二字同音同形,凝结着战友间历史的友谊和现实的友谊;亦隐喻当年结下的战友情谊像碧霞般璨然美好,久而弥笃。

③ 凌烟:指凌烟阁。古代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高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图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游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谷涛汹涌,

大坝横空气更新。

渺渺荒原双堤绿,

溶溶巨库一池春。

戽机灌溉三秦富,

发电通航万事臻。

不让江南风景美,

百花竞放草如茵。

 

1992年4月于三门峡市

 

哭孙绶光政委①(三首)

 

(一)

               噩耗传来悲欲绝,

               肝肠似裂寸心伤。

               眼前寄物成遗物②,

               路上行装变寿装。

               原道平安回故里,

               何期化鹤去西方。

               呼公万遍全无应,

               痛倒堂前哭断肠。

 

(二)

               忆昔相随战斗时,

               感承博识拓无知。

               才华横溢传真理,

               谈笑风生喻警词。

               事事不忘施教诲,

               时时有意拨愚痴。

               每逢离别常悬念,

               今后何方觅我师。

 

(三)

               一向倾心陕北花③,

               愿抛热血救中华。

               身驰戎马胡尘里,

               心系神州百姓家。

               火烈方添金质丽,

               泥深更显玉瑜嘉。

               一生刚正镇邪恶,

               青史当留后世夸。

 

1992年10月13日

 

注释:

① 孙绶光:系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鲁迅先生的学生和好友孙伏园先生的长子,1938年经徐特立先生介绍,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中共中央警卫团任职,是余1949年夏进北京后所在的中央警卫师五团政委,生前系旅大警备区后勤部政委,是余最敬重的老首长之一。

② “眼前”句:孙绶光政委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出院返大连时,日常用品留放在我家,说下个月回医院时再来取,不料一去竟是永别。

③ 陕北花:喻指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学颜有感①

 

  余学颜真卿楷书和行书达六年之久,慨叹其人其书,欣然而作。

 

               笔力谁能埒鲁公②,

               雄浑朴茂铸神功。

               凭将浩气凝清墨,

               更以忠贞筑彩虹。

               砚海扬波沉浸久,

               漏痕领悟渐修中③。

               捧经不作寻常度,

               奋挺高峰拜大宗。

 

1992年12月

 

注释:

① 颜:系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书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古法为之一变;行书亦刚劲多姿,开创了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以外的新风格,世称其字为“颜体”。

② 鲁公:即鲁郡公,颜真卿的封号,世称“颜鲁公”。

③ 漏痕:用笔技法之一,是颜真卿留下的关于涩笔的一个著名比喻:屋漏痕。即以写竖划为比喻,要求行笔时不可一泻直下,须手腕时左时右,顿挫行笔,如屋漏之蜿蜒下注,则笔划圆活生动。

 

香山晚眺

 

西山入画里,

霜叶映霞空。

雾绕香炉上,

风吟古寺中。

千峰争叠嶂,

万木斗秋枫。

更有迷人处,

环观夕照红。

 

1994年秋于北京香山鬼见愁

 

 

岁 月

 

  1994年12月26日,正值余戎马生涯五十载,回首往事有感而发。

 

               冉冉年华付逝波,

               峥嵘岁月未蹉跎。

               请缨十五驱倭寇,

               披甲三冬捣蒋窝。

               北饮寒风趋蓟阙①,

               西迎飞雪戍交河②。

               金戈半世声犹在,

               向晚挥毫趣更多。

 

1994年12月26日

 

注释:

① 蓟阙:蓟,北京古称蓟城。阙,城门两边的望楼。蓟阙,即指北京城。

② 交河:即新疆吐鲁番县城西的交河古城,这里代指新疆西部边陲。

 

扫除倭寇灭仇雠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作。

 

扫除倭寇灭仇雠,

五十年前志已酬。

浴血八冬平外患,

衔枚三夏夺城头。

共和一拓新天地,

众手齐修大九州。

飞起昆仑连广宇,

寰球同热乐同舟。

 

1995年9月3日

 

 

昆明碧玉泉幸遇诗人向明①

 

作于昆明军区安宁温泉疗养院

 

               白云浮翠壁,

               玉练卧螳川。

               石冷镌丹字②,

               池温涌碧泉。

               欣倾良友教,

               神往大师篇③。

               明日骊歌后,

               佳书莫吝颁。

 

1996年6月6日

 

注释:

① 碧玉泉:在昆明西郊四十公里的螳螂川畔。向明,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作家、著名诗人。疗养期间与其相识,时有诗词交流。

② “石冷句”:峭壁上刻有一百三十余篇明清以来文人墨客手迹,形成一个石刻碑廊。

③ 大师篇:指郭沫若亲笔所赋七律。

 

学书有感①(三首)

 

法 古

               书画盈墙织锦斑,

               何殊隔代拜前贤。

               商周篆籀幽兰笑,

               魏晋真行翠竹妍。

               敬慕颜公豪迈气②,

               仰瞻逸少炫奇篇③。

               师承古法开生面,

               华夏文明更灿然。

 

酬 师

               临池搦管始茫然,

               弃纸窗前过万千。

               挚友难分心内苦,

               名师巧拨眼前烟。

               方知艺湛通佳境,

               乃信功深达妙玄。

               捧得真经凭教化,

               终身感戴启蒙贤。

 

悟 道

               妙化古今遵自然,

               芙蓉清水最新鲜④。

               乾坤万象书中趣,

               风雨千般笔底澜。

               心若翩鸿游月夜,

               意如云海卷层峦。

               一篇写罢豪情纵,

               蛇舞龙飞满素缣。

 

1996年12月

 

注释:

① 余在199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书法专业研修班毕业时将此三首诗作为毕业论文上交。

② 颜公: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③ 逸少:指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字“逸少”。

④ 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咏 梅

 

为外孙女姚西蒙15周岁生日而作。

 

雪岭和云白,

梅花带笑看。

不争春意暖,

但浴朔风寒。

月冷芳馨郁,

冰坚意境宽。

洁身非自好,

清气满山峦。

 

1997年3月15日作于北京

 

迎香港回归

 

百载沧桑锁巨龙,

香江割裂愤填胸。

清师鼠遁遭涂炭,

海盗鲸吞逞霸凶。

空饮忠魂千家恨,

难圆一梦九州同。

而今举国传佳讯,

收复还凭两制功。

 

1997年3月20日

 

青藏公路行

 

藏青公路展穹边,

身置云霄梦境翾。

千里风烟脚下起,

声声谈笑触青天。

 

1997年7月

 

游青海湖(三首)

 

碧海荡舟

蓝于沧海不胜寒,

玉色澄凝喜壮观。

万顷玻璃匍匐碎,

扁舟越过百重澜。

 

 

心寄澄波

澄波万顷冠群湖,

一洗胸中俗念无。

愿借狂飙掀巨浪,

直冲宇内荡贪徒。

 

风云变幻

万里长空不见云,

忽翻墨海雨倾盆。

世情变幻诚难料,

老眼朦胧看转坤。

 

1997年7月

 

西陲会友

 

  余1997年夏重返阔别二十二年的新疆兵团农九师垦区,与当年的边陲战友欢聚一堂,气氛热烈,感慨良多,口占一绝。

 

天山重聚忆西征,

感慨当年笑语声。

岁月如梭惊若梦,

世间难得是真情。

 

1997年夏

 

寄新疆战友

 

阔别西陲廿二年,

梦魂萦绕系天山。

梨花卷雪寒犹在,

烈日熔岩汗尚潺。

几度心驰耘塞外,

时常神往戍疆边。

深怀战友情何似,

明月遥遥看雪莲。

 

1998年春节

 

 

步吴老未淳先生①

《秋日偶感》原韵

 

素笺轻展几多欢,

一笑挥毫砚海宽。

临帖习书当识道,

吟诗作画忘加餐。

文章独妙余当拜,

德艺双馨君可安。

情系桑榆追逸少,

养生何必用丹丸。

 

1998年秋

 

注释:

① 吴未淳:著名书法家。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协评审委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附:吴未淳先生原诗

 

秋日偶感寄源涌同志吟正

 

余年正合重余欢,

百事虽违心自宽。

紫叶黄花秋索句,

清羹白糁晚加餐。

命中有鬼禳何益,

身后无名死亦安。

只欠人间看未足,

时惊日月两跳丸。

 

1998年秋

 

七十感怀

 

               七十年华白发新,

               忧多乐少惯劳神。

               癫评舞场玩丧志,

               妄贬华堂酒害身。

               握管但思鸣战鼓,

               临池犹忆净胡尘①。

               安居不属天狼性②,

               西望硝烟正噬人③。

 

1999年8月3日

 

注释:

① 胡尘:胡,古称侵略中国北部边疆的匈奴。胡尘,喻外来侵略之敌践踏祖国大地所扬起的尘埃。

②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主侵略、掠夺。

③ “西望”句:是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军正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进行侵略战争。

 

读书偶感

 

               老恨光阴促,

               挑灯苦读书。

               邻家美少年,

               日日学宰予①。

 

1999年秋

 

注释:

① 宰予: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孔子《论语》中对其有贬语,古来将其视为不尚读书、懒惰的典型。

 

临池偶感

 

不随世俗但孤行,

执著临池十八春。

写到古今融会处,

愿能有我鲁东人。

 

1999年冬

 

 

金陵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沙,

               六代兴衰哭翠华①。

               雀骇钟山惊鼓角,

               鹜惶玄武起兵譁②。

               千年折戟沉江底,

               万古涛声荡壁涯。

               纵览前朝家国事,

               成由勤俭破由奢③。

 

2000年作于南京

 

注释:

① 翠华:在李商隐《咏史》诗中,“翠华”代指唐朝的文宗皇帝,在此借用代指如过眼烟云般的六朝历代风云人物。

② 玄武:指南京的玄武湖。在古代此湖是钟山与长江之间的大湖,是六朝历代在湖中大规模训练水军的地方,在梁代曾一度成为战场。

③ 末联:典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咏苍松

 

根缠磐石干擎天,

历尽炎寒不计年。

酷暑铸成刚直气,

严冬练就栋梁坚。

襟怀豁达包天地,

视野宽高辨佞贤。

为使人间连广厦,

吞刀餐斧亦安然。

 

2000年3月15日

 

 

寄陆海明同志①

 

 

促膝当年论纵横,

校园共教两心倾。

滔滔江水昭肝胆,

莽莽钟山铸友情。

千里难逢牵魂梦,

十年重晤见精诚。

金陵才子知多少?

坦荡襟怀独海明。

 

2001年元旦

 

注释:

① 陆海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寄张政文同志①

 

温文雅儒一书生,

竟是胸藏百万兵。

腹满经纶抒才智,

身居学府授真经。

杏坛躬植桃李艳,

桐树精传小凤鸣。

来日期君展鹏翼,

扶摇万里遨苍穹。

 

2001年元旦

 

注释:

① 张政文:1983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现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际关系学著名教授,国际问题研究专家,硕士生导师,全军育才奖银奖获得者。

 

 

忆随胡铁城首长西征

 

  1946年秋,山东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胡铁城参谋处长,奉命率军分区部分部队,由威海西去渤海湾东南岸的掖县(今莱州市),围打进犯我胶东解放区的蒋介石嫡系部队之顽八军二十五师。当时,我作为他的警卫员跟随前往,作战十余次,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今天回首这段战斗经历,颇有所感,遂作此诗敬献给卧病在床的胡铁城老首长。

 

               枪林弹雨忆华年,

               风雨同舟渤海湾。

               一曲壮歌冲敌阵,

               两番激战净硝烟。

               掖南雪夜行军急,

               城里中天困兽蔫。

               顽八丧魂成瓮鳖①,

               菊花竞贺敌全歼②。

 

2001年春节

 

注释:

① 顽八:指蒋介石嫡系部队之国民党第八军李弥部,因顽固反共时称“顽八军”。

② “菊花”句:1947年10月4日1时,我军开始攻城,战斗至17时,全歼掖县城守敌3000余人,掖县城宣告解放,正值菊花竞放时节,故借喻其与军民共贺战斗的胜利。

 

寄病中陈德战友

 

每忆西陲塔额中,

卅年相与两心通。

君怀孤胆征狂浪,

我仗群英搏飓风。

漠漠尘沙明慧眼,

铮铮铁骨傲青松。

欲寻灵药还君健,

共赏香山枫叶红。

 

2001年4月18日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海上凶鲨掀恶澜,

               墨天阴霾墨河山。

               列强抢割中华土,

               蚕食鲸吞日色残。

               千里良田成焦砾,

               四亿苍生号饥寒。

               长夜难明路漫漫,

               先哲求索何其难。

               谭公梦碎横刀笑①,

               变法图强成枉然。

               辛亥革命帝制废,

               缔造共和步难前。

               阿芙乐尔炮声隆,

               马列真经华夏传。

               锤镰举处惊雷响,

               南湖扬帆起步艰。

               遵义幸得神舵手,

               长征万里也等闲。

               建设延安根据地,

               八年抗战逐倭顽。

               百万雄师大江过,

               石头城上红旗悬②。

               天兵神速琼崖占,

               一举推倒三座山③。

               涤荡旧日污浊气,

               洗濯神州疮痍颜。

               抗美援朝扬国威,

               山姆大叔叹难堪。

               摧毁千年剥削制,

               两重革命一肩担④。

               四化建设重起步,

               科技欣欣升两弹。

               裁削昆仑辟沃野,

               栽植大树柱长天。

               改革开放继伟业,

               企盼九州永鲜艳。

               亿万人民结同心,

               生产高潮达百年。

               喜迎港澳回故国,

               京九一线南北穿。

               国强民富立宏志,

               奋力扬鞭谱新篇。

               欢庆建党八十载,

               国际悲歌骨节坚。

 

2001年7月1日

 

注释:

① “谭公”句:见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② 石头城:即南京城。古称南京清凉山为石头城,由此后人常把南京称为石头城。

③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④ 两重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贺张希文同志八秩华诞①

 

 

迎来八秩业辉煌,

一代雄风冀地扬。

推倒三山勤国事,

初开四化戍边疆。

可亲可敬情深重,

宜事宜人德厚祥。

喜祝文公松鹤寿,

余辉更待放霞光。

 

2001年10月19日

 

注释:

① 张希文同志系河北省承德军分区原副司令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一直战斗在华北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曾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诉衷情

贺侄孙女谷元考入高校

 

               妙龄榜上闪光辉,

               重又入书帷。

               巾帼梦断何处?

               笑靥向朝晖。

               矢志定,

               破重围,

               不需催。

               此生曾料?

               心在燕山①,

               身却昌潍②!

 

2002年6月15日于北京

 

 

注释:

① 燕山:指位于北京市北侧的横亘东西的燕山山脉,这里代指北京。

② 昌潍:指山东省潍坊市,原为昌潍地区。谷元就读于潍坊医学院。

 

八一建军节有感

 

 

               洪都八一狂飙吼①,

               铁马金戈挽陆沉②。

               逐鹿中原求解放,

               岂惜躯体绝家音。

               匡时除乱万民爱,

               肃匪驱倭四海钦。

               开国欢腾歌盛典,

               红旗猎猎动人心。

 

2002年8月1日

注释:

① 洪都:江西省南昌市旧时别称。唐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南昌故都,洪都新府”句。

② 陆沉:喻国土沉沦,祖国危亡。近代民主革命烈士,鉴湖女侠秋瑾《感愤》诗曰:“茫茫神州叹陆沉。”《柬志群》诗曰:“陆沉危局凭谁挽?”又《感时》诗曰:“祖国陆沉人有责。”

 

 

携彬彬荡舟北京玉渊潭

 

 

               潭水潋滟雾空濛,

               垂柳荫深翠鸟鸣。

               舴艋乱穿堆白雪,

               彬彬嬉戏弄潮行①。

 

2002年8月15日

 

注释:

① 彬彬:系余外孙女。

 

归 乡

 

 

               步入桑榆最忆家,

               频增感慨叹年华。

               楼台尽改儿时貌,

               环翠连空映海霞①。

 

2002年10月7日

 

注释:

① “环翠”句:指坐落在余故乡威海城西奈古山东坡的环翠楼,因楼阁置于群山环抱、翠绿环绕之中,故名“环翠楼”,威海八景之一。

 

 

慈母诞辰百年祭①

 

 

               百年常忆总神伤,

               一束鲜花涕泪汪。

               每念童顽扶弱我,

               更思冻馁馈饥郎。

               持家茹苦崇德范,

               教子严慈步孟娘②。

               谁道三春晖可报?

               未酬寸草断肝肠。

 

2003年4月26日

 

注释:

① 慈母:名孙世兰,生于1903年4月26日。

② 孟娘:即孟母。孟母为教育好幼小的孟子,曾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终把孟子培养为一代大儒。

 

贺沫丽荣获北京市“抗击非典

先进个人”称号

 

  小女儿沫丽系中国人民解放军304医院护士长,在抗击“非典”生死攸关的斗争中,奉命奔赴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抗击“非典”的战斗任务。2003年6月8日《北京晚报》刊登了阻击非典“英雄榜”,沫丽名列其中,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阅后感赋贺之。

 

               重誉从来属武门,

               偏怜小女恋军魂。

               柔躯解却千家痛,

               玉腕争回万户春。

               奋击萨斯何惧险①,

               欣登荣榜要谦尊。

               英雄护士如金重,

               莫教戎装染浊尘。

 

2003年6月8日

 

注释:

① “萨斯”即非典型肺炎的英语音译。

 

学欧有感①

 

  余临池学书从颜真卿开始,继而临习欧阳询楷书十余载,回味学欧甘苦有感而作。

 

               十载痴心学九成②,

               一成一境苦耘耕。

               漫云纸上书来易,

               谁解窗前月正明。

               犹似奔泉渴骥迅,

               如临绝顶险峰倾。

               脱巾莫叹头飞雪,

               喜未偷闲步率更③。

 

2003年8月3日

 

注释:

① 欧:欧阳询,唐代大书法家。

② 九成:指《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碑帖。

③ 率更:欧阳询在唐太宗时的官职,世称欧阳询为“欧阳率更”。这里代指欧阳询楷书。

 

 

步方承国先生原韵①(一)

 

 

               六十何如七十皤,

               羡君才气若悬河。

               长安十里春幡动,

               北海冰消共看鹅②。

 

2003年冬

 

注释:

① 方承国先生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古典文学教授。

② 共看鹅:形容书法高妙的一个典故:写经笼鹅。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公卿士庶》:“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附:方承国教授原诗

 

读谷翁诗后

 

百战归来双鬓皤,

凭将翰墨绘山河。

烟雨满纸龙蛇动,

谷翁法书可换鹅。

 

癸未年大雪日

 

步方承国先生原韵(二)

 

前生自分应忠臣,

戎马银须愧此身。

羡子文章铭玉柱,

今朝喜遇谪仙人。

 

2004年春节

 

附:方承国教授原诗

 

谷翁一笑

 

破倭征虏大功臣,

提剑归来万里身。

不羡凌烟标金柱,

潜心学书卫夫人。

 

2004年春节

 

甲午海战一百一十周年祭

 

               瓜分惨祸燃眉睫,

               最数风云甲午多。

               海燕尚惊妖浪舞,

               沙鸥犹为烈魂歌。

               官兵同死随艟舰①,

               天海翻倾撼岳河。

               喜看金汤黄渤固②,

               东瀛当警复操戈③。

 

2004年秋

 

注释:

① 艟:音冲,古代一种战船名。

② 黄渤:指黄海、渤海。

③ 东瀛:指日本。

 
Copyright(c) 20150707 @ www.guyuanyong.com & www.guyuany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