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散 文 集 | 书 作 集 | 诗 词 集 | 附      记 | 歌      曲 | 读者感言 |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游沙湖

 

  沙湖为宁夏高原上第一大淡水湖,是国家旅游王牌景点之一。万古荒漠环绕,星星点点芦苇散落湖面,簇簇丛丛恰似小岛。

 

               漫漫荒朔漠,

               塞外镜高悬。

               游艇穿芦荡,

               鲸鲵跃远天①。

               痴翁追水戏,

               稚女逐云翾②。

               难尽游人兴,

               徘徊去复还。

 

2004年9月9日

 

注释:

① 鲸鲵:指湖中大鱼。乘游艇行至湖中心时,蓦地跃起一条巨型大鱼,游客哗然,惊叹不已。

② “稚女”句:稚女:指余外孙女赵彬彬。逐云翾:系稚女乘快艇所牵引的降落伞翱翔天庭,忽上忽下,时左时右,轻盈潇洒地飞翔在湖的上空。

 

 

登六盘山

 

  宁夏固原市西南部的六盘山,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的最后一座高山。海拔近三千米的主峰上设有纪念亭,亭内用大理石雕刻着毛泽东那首豪气千秋的词《清平乐·六盘山》。余跃上山巅,环顾八荒,顿时感慨万千,遂赋诗一首。

 

               天高云淡雁南翔,

               跃上山巅顾八荒①。

               野卉飘香随月隐,

               苍鹰攫食伴风狂。

               峰奇叠嶂千军怒,

               松异虬枝万刃藏。

               应笑苍龙遭缚日②,

               华章永刻此山长③。

 

2004年9月10日

 

注释:

①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② 苍龙:毛泽东词云:“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自注:“苍龙,指蒋介石。”

③ 华章:指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泾水魂

 

               泾渭汇秦川,

               分明走天涯。

               泾水源何处?

               老龙潭处窪①。

               溪畔观者众,

               古来华夏夸。

               清自清源出,

               浊自浊根哗。

               清浊交相混,

               旋作世态花。

               人生本苦短,

               是非若流霞。

               当持禅定力②,

               无复落俗家。

               请思泾水魂,

               高岩慢攀爬。

 

2004年9月13日于宁夏泾源县

 

注释:

① 老龙潭:位于六盘山南麓的宁夏泾源县,是泾河的源头。潭水清澈透明,碧绿如镜,山光景色倒映水中,水上水下融为一体,山水交融,风景秀丽,旖旎动人,是著名的风景胜地。窪:音wā(洼)。低窪,深池。

② 禅定:佛家语,意为持久、专一、执著的追求。

 

答彬彬①

 

               我犹老骥忆长征,

               水阔山高待远行。

               拭目方知筋力减,

               挥毫尚喜楷书平。

               尔如花绽和风丽,

               诗比梅横浩月清。

               记取漫漫求索路②,

               振兴华夏步前名。

 

2004年9月

 

注释:

① 答彬彬:彬彬系余外孙女,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她作《七言古风奉外公》诗,故而答之。

②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彬彬原诗

 

七言古风奉外公

 

静观老骥长啸处,

奔驰不减当年姿。

历尽沧桑雄心在,

白发得意胜青丝。

解甲卸鞍操翰墨,

诗清字劲乃良师。

更有殷殷呵护意,

春风微拂我心知。

 

国庆五十五周年纪念(二首)

 

(一)

雄师百万下龙蟠,

摧朽拉枯撼岫巅。

千古兴衰论往事,

一朝破立谱新篇。

补天追日豪歌起,

倒海翻江赤旆翩。

亿万人民齐奋进,

喜观沧海变桑田。

 

(二)

伟人创业铸新功,

万里江山瑞色明。

两弹冲天惊霸主,

一星跃处卫和平。

钢花吐艳传佳讯,

油海腾蛟奏凤笙。

百载回眸鏖战路,

扬鞭策马辟新程。

 

2004年10月1日

 

爱我戎装六十年

 

               爱我戎装六十年,

               豪情不叹鬓皤先①。

               执戈东海从军日②,

               浴血西疆走马川③。

               战友忠魂眠黑土,

               共和旗帜展蓝天。

               老来笔下欧风劲④,

               铁画银钩刻壮篇⑤。

 

2004年12月26日

 

注释:

① 鬓皤:指老人鬓发雪白。

② “执戈”句:余于1944年12月26日,在山东省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参加八路军。建国前的军旅生涯一直在东海之滨度过。可参阅唐诗人杨炯《从军行》。

③ “浴血”句:余于1968年10月,奉命由北京奔赴新疆兵团农九师任职,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直至1975年秋出疆,浴血奋战达八年之久。

  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之车尔成河,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唐诗人岑参曾有千古绝唱《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之诗。

④ 欧风劲:指唐欧阳询书体风格遒劲、雄健有力。

⑤ 铁画银钩:形容写字点画要刚劲、遒媚。唐欧阳询《用笔论》:“刚如铁画,媚若银钩。”

 

遣 兴

 

               长风号碧空,

               天衢聚彤云。

               大雪京城满,

               冰冻北海深。

               围炉话旧事,

               举杯怀故人。

               莫笑宝刀老,

               晚醉王右军①。

 

2005年春节

 

注释:

① 王右军: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赞雪莲

 

  乙酉正月初一,欣接上海罗晓云拜年电话。京城时降大雪,因之话及天山雪莲独秀,云云,遂口占赠之。

 

               天生丽质自端庄,

               雪上莲花绽北疆。

               移木瀛洲青帝喜①,

               平添仙岛一枝香②。

 

2005年春节

 

注释:

① 青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春神。《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

② 仙岛:指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

 

 

婺女星①

 

  书写“春云霭瑞,宝婺腾晖”书法作品时引起联想而作。

 

               宝婺腾晖映太空,

               含情脉脉语无声。

               人间天上倘能会?

               天老地荒待一逢。

 

2005年6月15日

注释:

① 婺女: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即女宿。古人用作对女士的颂辞。

 

步周志仁同志贺我七秩原韵①

 

               遗我承君导庶顽②,

               投桃报李意难还③。

               共欣白发居京地,

               莫论戎装戍远关。

               秋雨春风花养眼,

               清茶醇酒月归山。

               赋诗搦管皆灵药,

               不服金丹也驻颜。

 

2005年6月17日于北京

 

注释:

① 周志仁: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局级离休干部,北京诗词学会会员。工诗书,深谙格律诗韵,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

② 遗:音wèi(魏),仄声。赠送。

③ 投桃报李:《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表示朋友之间的赠答往来。

 

附:周志仁同志原诗

 

祝贺谷源涌同志七秩寿诞

 

强弓长箭斗倭顽,

摘得樱花奏凯还。

耿耿星河巡北国,

迢迢万里护边关。

桑榆不说三春景,

皓首重登四宝山。

重见欧魂游笔底,

更欣七秩驻童颜。

 

1998年夏

 

步李俊海同志原韵①

 

  1999年8月3日,余七十岁生日,李俊海同志寄来贺诗,依原韵奉和之。

 

嗟我纵横路万千,

谁知解甲燕山边。

壮心难续干戈梦,

皓首还倾翰墨篇。

六代金陵扬浩气,

八年黉学执长鞭。

感君佳句为君贺,

共享人间松鹤年。

 

2005年初夏于北京

 

注释:

① 李俊海:系原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党史教研室主任、江南诗词协会会员。工诗书,与余常有诗词交流。

 

附:李俊海同志原诗

 

贺源涌同志七秩寿

 

南北风霜路八千,

悠然采菊西山边。

朱颜已了少时梦,

白发犹添晚节篇。

挥笔凌云抒大气,

敲诗灵秀不平凡。

借来东海申吾贺,

柏态松姿乐永年。

 

1998年8月9日

 

入中国书协有感①

 

  余年近花甲,结缘翰墨,临池不辍,二十春秋,于今日接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寄来的会员证,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欣然命笔,感赋一绝。

 

半生戎马未曾夸,

意趣偏移嗜墨鸦。

莫道临池天地窄,

龙翔凤翥乐无涯。

 

2005年7月1日

 

吊启功先生

 

传神文墨耀千秋,

傲世高标万古流。

烈烈长天生紫气,

仰瞻启老化仙游。

 

2005年7月1日

 

赠段真子

 

  得知余情谊至深的挚友、国防大学段凯局长之女真子一举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喜讯,欣然感赋勉之。

 

人生最是读书好,

凤翼凌空汝亦奇。

名校春风百花里,

它年要占第一枝。

 

2005年夏

 

读《血染马石山》①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作

 

               当年马石起狼烟②,

               拯救同胞过六千。

               两万日倭拉网术③,

               五千将士战凶狿④。

               树焦石烂硝烟烈,

               雨血风腥白骨湔⑤。

               四百英名垂万古,

               祈求永葆国旗妍。

 

2005年9月3日

 

注释:

① 《血染马石山》:书名。书中表现了在八年抗战中胶东地区军民反“扫荡”斗争最惨烈的一幕。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同志亲自为此书题写了书名。

② 马石:即马石山,位于山东省胶东地区乳山、海阳、牟平三县交界处。

  起狼烟:日寇于1942年秋,对马石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毁灭性的拉网大“扫荡”。胶东军民在胶东军区许世友司令员和林浩政委的指挥下,进行了一场粉碎日寇大“扫荡”的生死大搏斗。

③ 拉网术:日寇以马石山为攻击目标,从西、北、东三面(南面为黄海),像撒下渔网一样蓖梳式的拉网合围大“扫荡”。

④ 狿:音yán(延),野兽名。

⑤ 湔:音jiān(煎),洗涤。

 

致夏江、张静静伉俪①

 

               同窗共读比梁祝②,

               伉俪情真笃且深。

               前世已成连理树,

               今生又并比翼身。

               鹏程万里看寰宇,

               云海一声跃龙门。

               西去香山赏岭秀,

               登临好赋白头吟③。

 

2006年3月28日

 

注释:

① 夏江、张静静:余忘年之友。

② 同窗共读:夏江、张静静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窗四年。

③ 白头吟:乐府《楚调曲》名,此处用以表达“忠贞不渝,白头偕老”之意。

 

 

赠周大新同志①

 

 

兴至一挥千纸尽,

书生用笔敌千军。

高名已动五洲客,

豪气看驱四海云。

念旧知君情义重,

论交愧我鬓毛新。

江山万里书长卷,

正道香魂字字金。

 

2006年4月7日

 

注释:

① 周大新:余当年在济南军区某师工作时的战友,现为著名军旅作家。已发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报告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其中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汉家女》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荣获飞天奖;中篇小说《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成的电影《香魂女》,在柏林第四十三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

 

酬黄驾宇同志为余塑像①

 

  余参军60 周年纪念日之际,黄驾宇同志送来他为余雕塑的人头像,感动之余口占之。

 

泥土本无知,

忽然有性灵。

为问操刀手,

何方夺神工?

 

2006年4月9日

 

注释:

① 黄驾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美术编审,著名画家。系余20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一起工作的战友。

 

暮 春

 

春红怨春风,

吹开又吹落。

岂是无情物,

笑发春泥魄。

 

2006年4月27日

 

勉笑笑

 

  顷接外甥女杨晖电话,言及其女笑笑系报考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几千人中被录取的240名当中的一个,实属不易,欣喜之余,口占勉之。

 

               小小露才华①,

               春风扑面新。

               无涯学海渡,

               更待后来人。

 

2006年5月17日

 

注释:

① 小小:双关语。意为年纪小,又谐音“笑笑”。

 

赠张辅枢同志①

 

               星移物换几春秋,

               倏忽与君俱白头。

               曾为南坊同醉被②,

               不矜北海辅宏猷。

               等身著述英雄气,

               弄笔安为梁稻谋?

               风义平生兼挚友,

               堪与管鲍比同俦③。

 

2006年6月1日

 

注释:

① 张辅枢:毕业于清华大学,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系中央军委办公厅原副主任。

② 南坊:地名。1965年,余与辅枢同志在北京市房山县南坊地区下乡锻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长达一年之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遂结为莫逆之交。

③ 管鲍:指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二人为知交,古来向以“管鲍之交”喻朋友交谊之深厚。

 

即 事

 

半碟食残羹,

富人弃路旁。

乞儿忙拾取,

三日口生香。

 

2006年6月10日

 

杂 感

 

               知识因人异,

               事难同一观。

               蟪蛄问松柏①,

               底物是冬寒。

 

2006 年6月12日

 

注释:

① 蟪蛄:虫名,蝉的一种,又名寒蝉。旧说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寿命只有四五周。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致殷宝洪将军①

 

               将军本色是文星,

               统帅宫商动燕京②。

               桃李三千名乐海,

               威仪四面受春风。

               眼前功利犹尘土,

               笔下文章耀澒濛③。

               纵卸戎装豪气在,

               挥毫布阵剑光生。

 

2006年7月1日

 

注释:

① 殷宝洪:余当年在济南军区某师工作时的战友。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委员,少将军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将星翰墨书画院常务院长。

② 宫商:即中国古代五声(宫、商、角、徵、羽)音阶中的两个音节,在此代指音乐等艺术门类。

③ 澒濛:意同鸿濛,指混沌的元气。

 

 

寄新疆战友江东池①

 

 

一别新疆至暮年,

关山迢递两心牵。

冰封雪景狂风吼,

瀚海沙窝热浪旋。

身在他乡同解甲,

梦回故地再屯边。

每逢佳节常怀远,

共看中天皓月圆。

 

2006年8月1日

 

注释:

① 江东池:原新疆兵团《军垦日报》社总编辑,库尔勒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酬方骊驹女士①

 

顷接方骊驹女士寄来五言古诗贺余七十七初度,遂赋诗酬谢之。

 

               同程鹏翼到天边,

               马岛南洋览大千②。

               异国风光花乱雾,

               胸中世界浪排山。

               感君情谊勤扶杖,

               叹我徒行难比前。

               更有清诗胜咏絮③,

               英才俊气满江天。

 

2006年8月3日

 

注释:

① 方骊驹女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光启学院,现在上海一家外企公司工作。系余2006年夏随旅游团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旅游时结识的一位忘年之友。

② 马岛:简称马来半岛为“马岛”。

③ 咏絮:代指东晋女诗人、世称“咏絮才”的谢道韫。谢道韫系东晋大将军谢安的侄女,聪慧有才辩。曾经遇到下雪,叔父谢安问曰:“何所似也?”谢安侄儿谢朗答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答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后大悦。故世称谢道韫为“咏絮才”。 

 

附:方骊驹女士原诗

 

贺谷翁源涌老先生七十七初度

 

               新开大耆花①,

               光耀闪长庚②。

               举杯论高嘏,

               岁月何峥嵘。

               为图强国计,

               毕生苦耘耕。

               戎马几十载,

               霜染白发生。

               翰墨争灵秀,

               遐迩闻誉声。

               更觉性谦和,

               老幼赞晚晴。

               待余情谊厚,

               深感为人诚。

               愿进万年觞,

               祝公寿老彭③。

 

2006年8月3日于上海

注释:

① 大耆:耆,泛指老年。

② 长庚:即金星,也叫启明星、太白星。此在天空中的亮度仅次于日、月,最亮时可在白昼看见。

③ 老彭:指老聃(即老子)、彭祖。传说此二人是长寿的象征。

 

贺樊薇卅四初度①

 

银弦桐柱赖天成,

凤尾龙衣古调清。

一阕才弹孤月静,

三叠奏罢满堂惊。

江山壮美待佳曲,

桃李芬芳共和声。

莫羡芙蓉金玉贵,

人间白雪守真情。

 

2006年8月4日

 

注释:

① 樊薇:为余儿媳,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2002年在北京荣获首次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民族乐器大赛琵琶青年专业组金奖,2005年在美国纽约荣获国际乐府大奖。

  初度:指出生之时。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泛舟柳叶湖感怀

 

  柳叶湖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城区东北角,水域面积21.8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三倍。其湖周边环绕白鹤山、太阳山和花山。泛舟湖上,奇美的湖光山色映入眼帘,令人满目生辉,心旷神怡。据考古记载,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湖畔辛勤耕耘,繁衍生息。柳叶湖沉积着千秋百代的历史神韵,是一块神奇的宝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登临题咏,令人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赋诗一首。

 

               湖水荡漾伴青山,

               乘兴持竿泛钓船。

               万顷碧波传百代,

               一襟思绪越千年。

               刘郎名句垂今古①,

               屈子高风辨义奸②。

               放棹倾神怀圣哲,

               投诗还拜汨罗贤。

 

2006年11月3日

注释:

① 刘郎:指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七年(791)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监察御史。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贬为朗州(即现今的常德市)司马。刘禹锡在这里度过长达十年的谪居生活,写下了近两百篇不朽的诗文作品,其中有不少直接描绘柳叶湖地区湖光山色和民情风俗的美丽诗篇,如:《秋日送客至潜水驿》、《秋词二首》、《采菱行》、《汉寿城春望》等。

② 屈子: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楚怀王图议国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丰富,具有远大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侵略。由于楚怀王、楚顷襄王听信谗言,被流放到江南。他从武昌乘船动身,经洞庭湖,溯沅水,在秋冬之际到了常德,因为沅江水浅,船不能上行,便在常德东门城墙边住了下来。在常德期间,他创作了“骚体”——《九歌》等一批传世之作。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想象丰富,文辞绚烂,是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最后鉴于国家政事日趋混乱,为秦国侵凌迫近危亡,他悲愤忧郁,投汨罗江而死。常德人民怀念他,在他居住过的东门墙边修建了招屈亭,在他游过的德山盖起了屈子祠,并且把他持竿垂钓的港改称三闾港。

 

答周均生弟

 

  周均生系余之连襟。11月5日在长沙与他分别时,约定明年春暖花开时节同赴湖南桃花源观赏桃花。回京后,接到他的赠诗,故而答之。

 

金风丽菊芙蓉国,

丹桂香薰岳麓霞。

已共清茶追往事,

更期佳句赏桃花。

 

2006年11月10日

 

附:周均生原诗

 

赠源涌兄

 

潇湘情厚景更佳,

星斗满天接彩霞。

但等来年春草绿,

武陵重聚看桃花。

 

读尽心博士《三十而丽》①

 

               北京城里多才女,

               而丽三旬君更奇。

               一卷词追清照咏②,

               百花香入尽心诗。

               韵依道韫声音古③,

               情近文姬忠义驰④。

               阅遍关山千里路,

               清歌飞上碧梧枝。

 

2007年1月9日

 

注释:

① 尽心:系笔名,本名靳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海军老干部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客座教授。

② 清照: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③ 道韫:谢道韫,东晋女诗人。

④ 文姬:女,东汉博学多才的蔡文姬。

 

读《邓龙翔将军》

 

  北海舰队原副司令员邓龙翔将军系余之老首长,1946年余跟随在他身边工作。1995年,其女儿邓琰送余《邓龙翔将军》一书,阅读数遍,不胜感慨,遂赋诗一首,以表达敬仰、缅怀之情。

 

开卷宛如对将军,

英姿勃发气犹新。

冰刀霜剑长征志,

铁马金戈抗日心。

半世忘躯何服老,

晚年沥胆尚思勤。

沉沉往事怀公逝,

品格光辉耀世人。

 

2007年1月20日

 

奉和丁老洋先生①

 

春风春雨润草香,

感君厚意赐华章。

人逢佳节精神爽,

情到真时饮满箱。

绕膝儿孙臻晚乐,

盈厨诗墨忘鬓霜。

既云日暮龙行雨,

且尽豪情共举觞。

 

2007年2月23日

注释:

① 丁洋先生系余之儿女亲家。

 

附:丁洋先生原诗

 

致谷老

 

为祝贺谷老诗集即将付梓出版,余奉送几句话,略表心意。

 

安居不忘恋书香,

追忆往事多华章。

树老春深枝犹健,

风疏云驻诗盈箱。

慕君剑边从心吟,

晚境不惮满头霜。

苍龙日暮多行雨,

大器晚成奉一觞。

 

丁亥正月初五

 

 

勉殷璇出国游学

 

  余外孙女殷璇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学习期间作为交流生,先后赴美国西雅图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故作此篇以勉之。

 

红妆年少不言愁,

负笈求知四海游。

先驾青云寻北美,

又乘碧浪访西欧。

胸中应有凌霄志,

笔下还期折桂谋。

巾帼由来多奇女,

建功报国夺芳筹。

 

2008年元旦于京西万寿塔下矱颙斋

 

岁末题赠苗培红先生①

 

               少年力尽嗜书学,

               志士华年卓绝功。

               为报鸳行辞旧岁②,

               挥毫染翰趁春风。

 

丁亥岁末于京西万寿塔下矱颙斋

 

注释:

① 苗培红: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② 鸳行:旧指朝官的行列。亦指同僚。杜甫诗:“为报鸳行旧。”刘禹锡诗:“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赏 梅

 

               梅绽燕山醉游人,

               倾城不绝踏芳春。

               人来人往精神爽,

               雪压霜欺玉骨纯。

               野老童男含笑看,

               红颜玉女吐情真。

               微吟疏影暗香甚①,

               不染尘埃气韵新。

 

丁亥岁末春节于北京燕山脚下九华山庄

 

注释:

① 疏影暗香:此典出自宋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博雅大厦饮茶得句

 

博雅有茗坊,

代出绝殊芳。

永醉铁观音,

秀清益远香。

 

丁亥岁末于京西博雅大厦

 
Copyright(c) 20150707 @ www.guyuanyong.com & www.guyuanyong.cn